-
邀請演講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我國農業總產值總體增速趨緩
2009年以來,我國農業總產值逐年穩步提升,但是增速出現明顯下滑趨勢。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對土地需求加大,我國耕地資源日趨減少,外加農村青壯年勞動力減少以及自然災害增加,我國農業總產值增加困難。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8年我國農業總產值實現61452.6億元,同比增速有所回緩,達到5.84%。
圖表1:2009-2018年我國農業總產值變化情況(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現代農業賦予行業發展新動力
農業產業鏈是指與農業初級產品生產關聯密切的產業群所形成的網絡結果,具有物流約束性和路徑復雜性,時間競爭雙向性和局限性,供應商構成復雜性,需求不確定性,鏈類型多樣性和聯結不穩定性等特點。在產業鏈的信息流轉過程中,由于產業鏈的國有屬性,鏈中企業對信息的曲解有沿著下游向上游逐級放大的現象。
具體到上、下游產業,中國農業的上游行業主要包括農藥、化肥、農業機械等農資行業,這些行業主要為農業提供生產資料,是農業生產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業的下游行業主要包括農產品物流、食品加工、飲料(酒、茶、果汁等)、造紙、紡織、建材等行業,農業為這些行業提供原料。而下游行業,尤其是農產品物流、食品飲料行業的快速發展為農業發展提供了動力。
圖表2:農業產業鏈及其主體示意圖
近年來農業勞動力不斷減少,國家大力提倡集約型農業生產和經營,農業發展中加大了對科技投入和現代化機械的使用,農業機械化對農業總產值的影響作用越來越大。隨著現代經濟社會分工的不斷細化,農業在成為現代化產業的過程中,自給自足分散經營的傳統模式正在被現代經營模式所取代,并逐步形成鏈條完整,與工業、商業有機結合的產業體系,即現代農業全產業鏈。
從產業鏈的構成來看,農產品從生產到消費過程,可將現代農業的產業鏈分成五大環節:產前、生產、加工、流通、消費。產前環節即為農業生產提供生產資料及配套設施的環節;生產環節包括水產品的養殖、家禽與畜產品的養殖、糧食與經濟作物等的田間種植;加工環節即將原始農畜產品精深加工、包裝;流通環節包括食品的物流運輸,食品的批發和零售等;產業鏈的終端即消費環節,指運用一定的營銷手段將食品出售給消費者。
圖表3:現代農業產業鏈上下游簡介
目前,我國現代農業產業鏈利潤可歸納為“中間小、兩頭大”的局面。中間即農業產業鏈的生產環節、兩頭即農業產業鏈上游——研發與農資生產加工、下游——農產品精深加工及其中間流通環節。
我國農業企業在農業產業鏈上的位置及收益性大致呈如下分布:
◆上游企業一般規模較小,利潤較高;
◆中間環節即農產品的生產環節企業(農戶)單個規模小,整體數量較多,因此市場集中度過低,市場競爭較為激烈,利潤率較低。
◆下游企業即農產品的精深加工企業和物流商、批發商等。在農產品的精深加工環節產品附加值高,同時企業規模相對較大,因而利潤率較高;目前我國流通部門仍有少數大型批發零售企業和物流企業,部分企業已具有一定的規模,盈利能力往往較高,因此整體利潤率較高。
圖表4:農業產業鏈利潤結構
我國現代農業產業鏈上產前、生產、加工、流通環節均有一些典型的企業。產前環節主要是種苗業,典型企業有隆平高科(雜交水稻、蔬菜),綠大地(花卉、林木種苗)、大禹節水(節水灌溉設施);生產環節包括農業設施種植、養殖、捕撈以及農用物資等業務類型為主的企業,其典型企業有亞洲果業(鮮橙種植)、星河生物(食用菌種植)、大北農(飼料)、卜蜂國際(飼料)、中墾農業資源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化肥、農藥);加工環節的主要企業有豐康生物(棉籽加工)、紛美包裝(果汁、液態奶密封無菌包裝);流通環節的典型企業有壽光農產品物流園、廈門福慧達果蔬供應鏈。
圖表5:中國現代農業產業鏈上主要環節的典型企業分布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進行提問
與資深行業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行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