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監測開啟環境監測儀器行業狂飚征途
2013年1月份以來,我國華北地區的霧霾天氣曾致使多地PM2.5連續四次爆表,似乎讓華北居民特別是北京居民回到了曾經的“霧都”倫敦。
北京等地的嚴重污染事件充分說明,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三十年之后,已經經濟社會正在為環境支付高昂的代價,“十二五”期間,隨著中央乃至全國各地持續加大環保建設的投入,我國環保行業必將取得長足發展,其中環保監測儀器行業也必然在從中分得一杯羹。
環境監測儀器行業的歷史良機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環境監測儀器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指出,環境監測的目的是準確、及時、全面地反映環境質量現狀及發展趨勢,為環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環境規劃等提供科學依據,而環境監測專用儀器儀表行業指對水和空氣中的污染物,以及噪聲、放射性物質、電磁波等進行監測的專用儀器儀表的制造。
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城市進程和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增加,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國家對環保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
國家環保部發布的《化學品環境風險防控“十二五”規劃》顯示,2011年,我國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為2499.9萬噸,氨氮排放總量為260.4萬噸,二氧化硫排放總量為2217.9萬噸,氮氧化物排放總量為2404.3萬噸。
以破壞和污染環境為代價發展經濟,則必然需要支付更高的代價對環境進行治理。近年來,由于國家加大了環保基礎設施的建設投資,有力拉動了相關產業的市場需求,環保產業總體規模迅速擴大,產業領域不斷拓展,產業結構逐步調整,產業水平明顯提升。
環境保護作為我國的基本國策,“十二五”期間,我國也將治理環境污染作為重點工作,同時大力推動環保產業的發展,這將為我國環境監測儀器制造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國家工信部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環保設備生產業銷售收入保持良好的增長態勢,當年,我國規模以上環保裝備制造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304.59億元,同比增長31.64%;工業銷售值1268.86億元,同比增長31.09%,產銷率達97.26%。
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監測中心的數據也顯示,截至2011年末,我國環境監測儀器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有66家,資產總額為64.93億元,同比增長15.07%,實現產品銷售收入107.76億元,同比增長25.05%;2012年,我國環境監測儀器累計產量為27.38萬臺,同比增長27.35%。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