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信息化商業模式的一點思考
企業內部信息系統建設 物流就是企業的供銷業務,因此無論制造業、商貿流通業、農業、建筑業的企業信息管理系統,都包括對企業的物流信息化管理。這些內部信息系統的建設是物流領域全面信息化的重要基礎,必須統一物流信息交換的接口標準和操作規范。
物流信息化的商業運作難點
物流企業投資難 由于物流行業競爭激烈,對于企業的有限資金而言,資金投入的方向對企業的生存發展至關重要。物流信息化建設周期一般較長,需要2-3年甚至更長的時間,用于信息化建設的資金又不能立即直接轉換為可見的生產力,可能會與企業的短期目標或者局部目標發生沖突。因此,中國物流企業信息化投資強度存在普遍偏低的現象,與西方企業的投資占到營業額的10%的信息化投資相比相差很大。按照目前國內企業信息化的實際投資規模和與企業想要實現的信息化目標而言實在是太小了,對于國內企業來說這點投資強度是遠遠不夠的。由于投資額沒有上去,許多可以成功的信息化項目為了追求所謂的價廉,造成了許多本應該成功的項目沒有成功。
軟件企業盈利難 目前,國內有500多家物流軟件供應商,此外,還有一些知名的國外物流商、IT商和咨詢公司也在中國的物流軟件市場中淘金。國內物流軟件品牌上比較分散,技術上缺乏標準化的指導,軟件供應商對物流業務的了解不深入,造成供應商重技術開發,輕業務應用的偏向,難以提供深入的個性化服務,導致軟件企業盈利困難。
此外,物流軟件是管理軟件,需求的個性化和生產的批量化是難以統一的,因此造成開發成本極高。對供應商來講,不能批量生產,成本就高居不下,增加了盈利難度。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