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館免費開放是大勢所趨
1、堅持內涵式服務
深圳市群藝館堅持開展內涵式服務,充分調集各種文化資源,向公眾提供藝術展覽、藝術培訓、電影專場、周末劇場演出等服務。周末劇場是深圳周末文化系列的重要組成部分,自2007年初首演以來,至今已演出208場,觀眾累計達到13萬人次。在開展場館服務的同時,深圳市群眾藝術館加大公共文化產品的生產力度,努力創作具有時代精神的優秀群眾文藝作品。2007年至2010年間,全館專業人員獲得省級以上獎項的作品多達215個。
2、強化品牌化服務
全國“群藝杯”攝影藝術展覽、全國“外來青工風采”攝影大賽是深圳市群藝館精心打造的兩項攝影類品牌活動。全國“群藝杯”攝影藝術展覽已連續舉辦了5屆,在全國產生了廣泛的影響,第5屆“群藝杯”(中國人的面孔)攝影藝術展覽共收到來自全國各地2500名作者的近2萬幅作品;全國“外來青工風采”攝影大賽也吸引了全國各地外來青工的廣泛參與。這兩項活動既提高了深圳市群藝館的地位和影響,也塑造了深圳良好的文化形象。
3、突出特色化服務
深圳市群藝館在開展免費藝術培訓的基礎上,將普及與提高有機結合,積極組織、培育、扶持館辦社團。目前,他們已建立深圳市少兒藝術團、深圳市京劇聯誼會、深圳市藝術攝影學會、深圳市合唱學會、深圳市民樂團等10個館辦社團。這些館辦社團積極參與公共文化服務,已成為深圳公共文化服務的主體力量之一,2010年共承辦全市重大藝術活動、下基層演出58場,單是深圳市京劇聯誼會就承辦“京劇進社區”“京劇進校園”演出活動20場、京劇講座8場。
4、拓展創新性服務
數字化服務是很多文化館的弱項。深圳市群藝館敏銳地認識到,進入信息時代,數字化服務將成為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手段。早在2001年,深圳市群藝館就正式開通了網站。近年來,深圳市群藝館網站數字化處理和查詢利用工作逐年上臺階。現在的深圳群文網頁面美觀,設有“群文動態”“群文藝術”“文學與戲劇”“美術攝影”“音樂舞蹈”“公益性講座”“周末劇場”等眾多欄目,內容豐富,信息量大。深圳群文網還與全市六區聯網,網站的點擊率居全國各文化館網站前列,為更多人接受群藝館的公共文化服務提供了便利。為了加強對基層文化館站、文化骨干業務上的指導,深圳市群眾藝術館認真編輯出版館辦刊物《文化天地》并免費發放,每期刊物的內容都會及時在深圳群文網上發布。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