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地產集中放量 未來消化成“隱憂”
1.商業地產集中放量,天津、沈陽、成都居全球之首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百城商辦用地共推出1911宗,供應量為5960萬平方米,同比增加42%;商辦用地共成交1516宗,成交量為4969萬平方米,同比增加45%;商辦用地樓面均價為每平方米1790元,同比增加17%,增幅遠遠超過住宅。
目前全球在建購物中心面積最多的10個城市中,有7個位于中國,其中天津、沈陽、成都位列全球前三。天津目前約有16個在建的購物中心項目,面積達245萬平方米;沈陽市中心區域在建的綜合體項目超過40個;成都已開工建設的商業綜合體數量高達104個,未來5年將入市1000萬平方米。
2.大量住宅房企和非房企進軍商業地產領域
除了國內專注商業地產的開發商以外,保利、龍湖、萬科等一線地產商先后公布了商業地產開發計劃和目標,而娃哈哈、海底撈等主業非房地產的企業也開始涉足商業地產。
3.商業地產集中放量后“隱憂初現”,未來消化壓力增大
2013年5月26日,中國商業地產發展白皮書發布了中國35個大中城市商業地產投資潛力綜合指數以及排名,其中,排名前十位的城市依次是:北京、上海、廣州、天津、深圳、重慶、杭州、沈陽、南京、成都。
商業地產繁榮的背后,是人們對未來消化能力的“隱憂”。業內人士分析,2011-2015年的5年間,2013年是商業地產的釋放年,很多城市的商業地產項目都將在2013年完工,各地商業地產將進入“瓶頸期”。
(1)沈陽的商業地產空置率一直在15%以上,未來5年都將處在消庫存階段中。
(2)2013年青島、大連、杭州、深圳、重慶、成都的商業地產放量都會逐步面臨較大的市場消化壓力。
(3)上海的供給增長壓力最小,空置率不高,而其商業地產租金增長潛力最大。
(4)北京的租金增長已顯疲態,空置率提升較快,已經超出10%水平。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