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產品成市場新寵!
通過前文分析,目前我國有機產品供不應求,但是,由于該產品售價較高,盡管種植或養殖有機產品產量較低,但是由于整體投入成本降低與售價的提升,最終反而使得生產企業的效益有所提高。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3-2017年中國有機農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來看,由于有機農產品不允許使用化肥與農藥,因此產量通常會減少40%左右,但由于化肥農藥等成本和機器維修等支出的減少,縮小了生產資金的需要,生產性投入成本通常是常規農業的25%-50%,且有機產品的銷售價格是同類普通食品的200%以上,因此,農民最終可以從較低的資金投入和較高的產品溢價中獲得更高的利益。正是因為這種效益的促進,預計未來我國有機農產品的供應量也會越來越大。
而從需求方面來看,目前我國有機產品的需求者主要為收入較高的人群,這部分人群的數量還會進一步增加。除此之外,未來,隨著我國有機產品技術的提升,產品的成本也將進一步下降,而根據目前我國農產品價格主要采取“成本+利潤”的定價模式及行業的發展周期來看(目前處于初級階段,隨后會逐步進入發展階段,此階段的特征為競爭者增多,行業競爭逐步激烈),未來我國有機產品的價格也必定會有所下降。屆時,低收入的消費者也將成為市場消費主力。從目前我國龐大的人口基數來看,有機產品的市場容量巨大。
盡管市場空間較大,但是結合目前我國有機產品的市場來看,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認為,有機產品市場依然存在較多問題,如市場推廣力度不夠,很多消費者只是對所謂的有機食品有所耳聞,并不知道真正意義上的“有機”概念,因此,建議企業應對其做一定的宣傳及推廣。除此之外,在產品的質量管控上也應該加大力度,因為目前市場上很多有機產品質量不過關,盡管通過了某些認證,但是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有機產品,質量不過關,最終會失去大量的忠實消費者。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