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梯維保政策明年1月起執行 廠家拼技術更要比維保能力
相關推薦 |
![]() 最新行業動態,解密市場盈利點,把握行業競爭主動權 詳細>> |
假冒拼裝電梯被銷往多地 電梯安全隱患誰 |
大學生被電梯慘烈卡死視頻曝光 電梯事故 |
上海地鐵奧的斯扶梯出故障 國內外電梯安 |
2014年1月起,電梯維保政策將統一在全國執行。根據政策要求,電梯維保將由廠家或者其委托的單位負責,而不再交由第三方維保公司負責。
今年上半年全國共發生電梯事故17起,導致12人死亡,4人受傷。其中,5月份集中發生6起事故,死亡5人,引起了較大的社會反響。電梯作為一種特種建筑設備,與人們每天的生活息息相關,有一個數據顯示全國每天有2億人使用電梯。
因此,電梯的安全運營責任重大。可是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我國70%以上的電梯由第三方電梯維保公司負責維護,第三方維保靠壓低價格惡性競爭,在超低的維保費中為了保持利潤,維保頻次減少,零配件以次充好,給電梯安全運營帶來了較大的隱患。
當全國統一執行規范的維保政策后,電梯廠家自保比例將得到大幅提升,作為重要的售后服務內容,電梯廠家將為維護自身的品牌聲譽提供相對優質的服務。而且低價競爭的第三方維保市場以次充好的現象也將逐漸消滅。
我國電梯保有量、新增量規模龐大,維保市場規模可觀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電梯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機會分析報告》顯示,截止2012年年底,中國在用電梯總數達到245.3萬臺,年均增長20%。2012年我國電梯產量達到52.5萬臺,比2008年的25萬臺翻了一倍多,占據全球市場份額60%以上。我國已經成為電梯保有量、年產量、年增長量、日均使用量世界第一的國家。
圖表1:2004-2012年中國電梯產量(單位:萬臺)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截止至2012年我國電梯保有量為250萬臺,而人均電梯擁有量僅為670人/臺,僅為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遠遠達不到飽和狀態,未來市場容量較大。前瞻預測,2013-2015年我國電梯保有量有望達到301、357、421萬臺。如取2012年電梯行業維保均價8000元/年為基礎,假定年增速為5%,可以得到2013-2015年電梯維保市場容量為252、315、390億元。
后續維保能力將成為電梯廠商重要的競爭考量因素
目前維保收入占電梯廠商的收入比重并不太高,以奧的斯、上海三菱為例,維保收入占其收入比重在25-30%之間。而國內廠家如康力、江南嘉捷、廣日股份占比更是不足10%。前瞻認為,未來在政策導向下結合國外發展經驗,電梯維保業務將呈現出較為良好的發展態勢。原來市場競爭主要集中于研發技術、銷售能力上,但基于電梯安全運營關鍵看后期的維護保養,消費者在產品選擇上將把廠家的維保能力作為重要考量因素,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廠家的后續維護保修能力也將成為必殺競技。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