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開通促機票降價 價格戰能否成救命稻草
近日,京廣、京滬、哈大等高鐵開通,國內各大航空公司抵擋不住高鐵市場帶來的壓力,紛紛降價以吸引消費者。特別是在與高鐵運營線路重合的航線,機票價格已經降到2折以下。面對高鐵的市場沖擊,價格戰能否挽救國內航空市場,其實從我國高鐵在發展速度和服務水平兩個方面分析,結論已相當明晰。
我國高鐵技術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市場發展潛力巨大。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鐵路機車車輛及動車組制造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研究顯示:2012年,我國和諧號”動車組累計投用825組、8566輛,分別同比增長26.53%和26.12%。而2012年我國民用飛機數量為1941架,同比增長10.03%。無論是在交通工具的保有量還是在增長速度方面,航空市場都落后于高鐵的發展速度。
在服務水平方面,航空服務的時效性遠落后于高鐵服務。最近幾年,我國航空業的服務質量廣為病垢,飛機晚點已成家常便飯。2006-2012年,我國民航航班平均正常率呈下降趨勢,由2006年的81.48%下降到2012年的74.83%。2012年,全部航空公司航班不正常原因中,天氣原因僅占比21.60%,而大部分原因都可以歸咎于航空公司在服務方面的水平。而隨著我國高鐵運營的不斷成熟,其在員工素質和服務方面已然有超過航空客運的趨勢。
在價格相差不大的情況下,與航空市場相比,高鐵的優勢已相當明顯。而航空公司面對高鐵的競爭,采取降價的方式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通常情況下,國內高鐵和航空客運市場面對的客戶群體以商務旅行為主,這就決定了價格并不是吸引客戶的最主要因素。消費者對于價格的敏感度相對較低,而對服務的質量卻有較高的要求。因此,航空公司不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采取降價的方式無異于飲鴆止渴,自貶身價。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