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和雷軍的10億元豪賭瞬間“秒殺”王健林和馬云 到底誰的勝算大?
近日,就在王健林和馬云的1億元豪賭以王健林的“服軟”結束不到2天,董明珠和雷軍的10億元土豪賭再次上陣。13日,在2013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上,雷軍和董明珠訂下了10億元的賭注,對賭小米5年之內銷售額能否超過格力。此次對賭的賭注之大瞬間“秒殺”了王健林和馬云的1億元對賭,巧合的是,王健林和馬云2012年的對賭也是發生在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上。
不妨先來回顧一下王健林和馬云的1億元對賭。王健林和馬云的賭局發生在2012年12月12日的“2012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上,王健林和馬云約定10年后,以1億元賭電商在中國整個大零售市場份額是否會占50%。但是,王健林有點“口是心非”,在之前,萬達集團已經表示進入電子商務領域。
在2012年2月,行業內就在流傳“萬達計劃進軍電子商務,開出200萬元年薪招聘運營管理團隊”的消息。王健林接受外界采訪時就表示,萬達有豐富的零售資源,不做電子商務太可惜。在2013年3月,萬達集團在電子商務領域終于邁開實質性的一步,其電子商務全國總部——萬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市石景山區完成注冊登記。近日,王健林以“億元豪賭就此作罷!我和馬云很快合作!”為這次對賭提前畫上了句號。
事實上,王健林的“服軟”是有一定道理的。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3-2017年中國金融電子支付設備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13年1-9月,我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了7.1萬億元,電子商務交易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到了42.1%。
近幾年,電子商務交易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每年平均增加3.4個百分點,按照這樣的趨勢,不到三年時間,也就是在2016年左右,我國電子商務交易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就能輕松突破50%。從這個角度看,不用說到2020年,即使是到2016年,王健林也沒有太大的勝算。
僅從對賭的角度來看,王健林和馬云的對賭具有可比性,但是雷軍和董明珠的對比就有一些無厘頭,并沒有太多的可比性。首先,萬達集團是中國商業地產的領軍企業,萬達集團賴以發展的基礎就是依附在商業地產上的實體零售經濟,而阿里巴巴賴以發展的基礎是依附在其平臺上的虛擬零售經濟,存在著所謂的渠道替代之爭,所以,這樣的對賭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但是,雷軍和董明珠的對賭顯然不具有這樣的可比性。雷軍的小米公司是智能手機自主研發的移動互聯網公司,而董明珠的格力電器是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于一體的專業化空調公司。拿這樣的兩家公司進行對比,難道是對比手機比空調更好賣?
顯然雷軍的意思是想對比虛擬經濟渠道對實體經濟渠道的沖擊作用,但是,那格力電器和小米公司的銷售額進行對比不能反映出這樣的作用,同樣的道理,格力電器同樣可以把空調放在網上買。所以,相比與王健林和馬云對于實體渠道和虛擬渠道的對賭,雷軍和董明珠的對賭從一開始前提就不對,根本無法對比,也就不存在所謂的輸贏。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