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奪冠汪小菲想到高爾夫 “貴族運動”何時能夠“平民化”
昨日,李娜在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中奪冠,摘得職業生涯中的第二個大滿貫,引來中國媒體和球迷的一致贊譽和熱議。酷愛高爾夫的俏江南集團總裁汪小菲,在為李娜喝彩的同時,也聯想到高爾夫運動,為“貴族運動”鳴不平。
汪小菲在賽后第一時間發了一張李娜的奪冠圖,寫到“李娜贏了!!!”。而后轉了自己這條微博,評論到:“十年前網球還是高級奢侈的運動,如今越來越普及。看來十年后中國高爾夫也有希望了,期待第一個中國PGA的冠軍。”由此引發了網友對于高爾夫運動的討論。
同為貴族運動,高爾夫目前在中國并不普及。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高爾夫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分析顯示,截至2012年年底,我國高爾夫核心人口為38.6萬人,高爾夫總人口數為1000萬人左右,這對于擁有13億的中國來說比例非常低。
據《朝向白皮書——中國高爾夫行業報告》(2012年度)統計,2012年我國營業中的高爾夫設施總數為477家,共10570個球洞,折合約587個18洞球場,分布在國內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2012年新開業設施39家,共747個球洞,折合約42個18洞球場。
另一方面,在國外,高爾夫卻已普及為大眾化運動。
據統計,目前美國高爾夫運動人口超過5000萬,約占美國總人口的14%,上至總統,下至平民百姓都會以參與高爾夫運動為樂趣。2008年全美已建高爾夫球場超過17179座,在這些球場中,絕大多數是對公眾開放的“dailyfee”球場和市政球場,而對會員開放的私人球場僅占30%左右,而且前兩種球場的增長速度明顯快于私人球場。可見,高爾夫運動在美國已經基本上是一項大眾化的體育運動。
在地多人少的日本,目前已建有高爾夫球場4000多座,高爾夫練習場8000多座,全國約有
國內外的鮮明對比可以看出,我國高爾夫運動的普及還遠遠不夠,高爾夫運動仍然是高收入人群的“專利”。前瞻網高爾夫產業研究報告分析認為,正如網球一樣,隨著國內運動員在網球成績取得突破,網球運動的普及率不斷上升,網球慢慢的也變成了一種很大眾的體育運動了,同樣,隨著2016年高爾夫重返奧運大家庭,高爾夫在中國逐步普及是必然的。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