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開行發行單筆最大額度 信貸證券化產品逐漸成熟
15日,國家開發銀行成功發行2014年第三期開元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規模109.47億元,這是目前國內單筆發行金額最大的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作為我國證券化領域的先行者,國開行已累計發行8期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總金額547.87億元。
而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4-2018年中國資產證券化業務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分析顯示,目前,國內銀行累計發行了30期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發行總額達到了1500.46億元。據此計算,國開行發行的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總額,占國內發行總規模比重達到了36.51%。
作為盤活信貸資產的重大舉措,我國銀行信貸資產證券化經歷了從試點到暫停再到試點的曲折發展路徑。2005年12月15日,國開行和建設銀行共同試點發起了我國第一批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發行總額71.94億元(其中,國開行發行41.77億元,建設銀行發行30.17億元)。
之后,銀行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發行迎來了一個小高潮,在2008年末暫停前,國內銀行共發行了13期產品,發行總額532.48億元。而2012年下半年開始,國內信貸資產證券化發行試點重啟,而2013年國務院更是決定進一步擴大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2012-2013年間,共發行了9期產品,發行規模為311.36億元。
2014年以來,國內銀行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發行進入了高峰期,截至5月15日,年內已有8家銀行發行,總規模達到了656.63億元,發行的速度、數量和規模達到了歷史新高,按照目前的發行速度,2014年,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發行規模有望突破1000億元,甚至有可能達到1500億元。
國開行此次發行的產品產品所盤活的信貸規模將向經濟發展的重點領域傾斜,積極服務棚戶區改造、鐵路建設、“三農”、小微企業等,而前三期共200億元為鐵路專項證券化產品。而國開行前三單產品已全部兌付完畢,實現了“資產零違約,管理零差錯”的業績。這位我國商業銀行資產證券化產品試點提供了良好的經驗。
資產證券化作為盤活存量金融資產的重要渠道,對于提高我國金融系統存量資金使用效率具有重大意義。尤其是在國內流動性偏緊的情況下,資產證券化有望為我國商業銀行帶來可觀的流動資金。
隨著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逐漸成熟,資產證券化將成為我國商業銀行發展的重要手段。前瞻產業研究院資產證券化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4月,我國金融機構中長期貸款規模為43.38萬億元,占貸款總額的比重為53.62%。如果按照美國的資產證券化水平簡單估算,信貸資產證券化有望為我國商業銀行帶來12.75萬億元的流動資金,勢必會對我國金融系統產生重大的影響。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