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再生資源產業迎來黃金發展機遇
再生資源行業以廢料劃分,主要集中于電器電子、汽車、建筑等領域。相關統計顯示,2013年我國七大品類再生資源回收產值達到6000億元左右。未來我國廢家電器電子報廢量將破1.5億臺,對應回收拆解量將超過1億臺;未來8年廢舊汽車處理市場將增長5倍,建筑和其他領域資源存量可觀。我國一直以來對可再生資源產業進行政策扶持與鼓勵,未來我國再生資源產業將迎來黃金發展機遇。
再生資源與使用原生資源相比,可以大量結余額能源、水資源和生產輔料,降低成本,節能減排。再生資源行業發展潛力大,提供的就業機會多,對社會貢獻大。正式由于這些特點,我國對再生資源產業不斷出臺政策,鼓勵其健康發展。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再生資源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根據商務部的相關統計,至2013年底,全社會再生資源回收企業達到10多萬家,其中80%以上為中小企業;2013年廢鋼鐵、廢塑料、廢有色金屬、廢紙、廢輪胎、報廢汽車、廢棄電器電子產品7大品種回收量接近1.6億噸,比2000年增長3倍多;回收總值將近6000億元,與2000年相比增長12倍;其中廢鋼鐵、廢有色金屬、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回收率達到70%以上。
2000年與2013年我國再生資源回收量與回收產值對比(單位:億噸,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目前我國再生資源通過國內回收和海外廢舊物進口兩種渠道。全球范圍內再生資源正在由發達國家流向發展中國家,這是各國工業發展水平的不平衡所致。西方發達國家在全球再生資源產業鏈中已經充當供應者橘色,而發展中國家扮演著消費者的角色?,F階段我國是全球最大的再生資源進口國。
我國經濟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人均GDP已經步入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質更替加快,人們產生的廢舊物質的速度也加快,這些都為我國再生資源產業提供了發展機遇。此外,我國經濟發展要突破資源瓶頸,保經濟增速的同時兼顧環境保護,實現建設“美麗中國”的目標,就必須大力發展再生資源產業。因此再生資源產業近年來得到了國家相關部門空前的重視,政府陸續頒布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例如工業和信息化部、科學技術部、財政部聯合印發的《再生有色金屬產業發展推進計劃》、國家發改委制定的《“十二五”資源綜合利用指導意見》、國務院頒布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辦法》、財政部發布的《關于進一步明確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征收產品范圍的通知》、國務院印發的《循環經濟發展戰略及近期行動計劃》等。這些政策的出臺促使我國再生資源產業健康發展,節約了寶貴的資源。也使得未來我國再生資源產業迎來黃金發展機遇。
以廢舊汽車處理市場為例。自2006年起,我國汽車產銷量雙雙突破500萬輛大關。2011年全國汽車保有量為9356萬輛,2012年中國汽車產銷量雙超1900萬輛,以此推算,2012年末中國汽車保有量突破了1.2億輛。預計到2020年末,中國汽車保有量將突破2.2億輛。目前我國汽車注銷率約為2%,遠低于西方發達國家6%-8%的水平,假設我國汽車注銷率將逐步提升至5%以上,以此計算,我國汽車注銷量將由2012年的240萬輛增長至2020年的1100萬輛,廢舊汽車拆解市場空間在2013-2020年增長近5倍。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