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騰訊大戰阿里 電商市場風云再起
相關消息顯示,今天百度、騰訊將與萬達共同宣布,成立一家新的電子商務公司,新公司總投資額將達到50億元人民幣,其中萬達持股70%,百度和騰訊則分別持股15%。有業內人士稱此舉是百度與騰訊抱團狙擊于今年在美股上市的中國第二大電商平臺京東。而重新回憶2012年在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獎的現場,王健林和馬云一億元的賭局來看,此次三方的聯手野心肯定不僅僅是京東,其最終的對手必將是瞄準目前中國電商市場的領頭羊馬云的阿里巴巴。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電子商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阿里巴巴在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是無可爭議的領導者,無論是在B2B、B2C還是在C2C市場阿里巴巴旗下的公司均是占據絕對的市場領先地位。以B2C市場為例,易觀最新的數據顯示,阿里旗下的天貓占據了高達52.4%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二位的京東市場份額僅為18.7%;第三位的蘇寧易購占比則更低,僅為3.5%。
圖表1:2014年第二季度中國電子商務B2C市場平臺份額占比情況(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阿里不僅是在市場份額領先,而且在交易額上數據優勢顯得更為明顯。這主要是因為近年來,我國電子商務市場迅猛的發展。2009年,我國的電子商務交易額僅為3.7萬億元,而到2012年增加至7.85萬億,同比增長30.83%。2013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額超過10萬億元。2014年上半年,我國電子商務市場規模達到5.85億元,已經接近2011年全年交易量。在主要平臺交易量上,2013年阿里平臺交易額高達1.68萬億元,而京東則僅為1255億元,不足阿里平臺的1/10。顯然這也是業界普遍認為此次成立的新公司狙擊的首要目標是京東的主要原因,因為阿里的級別對于市場新進入者來說實在是太大,短期內很難挑戰其統治地位。
圖表2:2009-2014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額及增長情況(單位:萬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然而,事情遠不如表面看上去的那么簡單。當此次新公司的參與者加入了我國互聯網三巨頭BAT中的兩個之后,新公司的野心肯定是不僅僅局限于京東,畢竟在互聯網領域京東距離騰訊和百度還是存在著較大的差距,騰訊是中國互聯網上市企業里面第一個市值達到千億美元級別的公司,目前的市值高達1500億美元左右,百度當前的市值也直逼千億美金,而京東當前的市值不足500億美金。因此,京東對于新公司來說可能只是期望所達到的最低目標,其最終所指向的巨頭無疑是阿里。
阿里對于百度和騰訊無疑是一到必須得邁過去的坎。預計9月中旬在紐交所掛牌的阿里目前市值估計高達2000億美金,這是中國互聯網企業的新高,其估值已經將另外兩大巨頭甩開。而且隨著阿里平臺各個業務被廣泛的看好,以及投資者的支持,其市值還有可能在創新高,這無論是對于騰訊還是對于百度來說,都是災難性的。因為這若成為現實,傳統的BAT格局將會分化,以后中國互聯網市場的格局將會變成A+BT,阿里一家獨大,而百度和騰訊則處于第二集團,這無疑是百度和騰訊不希望看到的。
此次騰訊與百度聯合萬達進入電子商務領域,無異于是在阿里虎口拔牙,但這對于騰訊和百度而言,這是他們長期發展而必須要做的戰略選擇。三大巨頭加上萬達,未來我國電子商務市場未來競爭務必將會更趨激烈。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