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部委擬發布醫療器械采購傾斜政策 推動國產醫療器械行業發展意圖明顯
2014年8月25日,衛生計生委明確宣布:“大力倡導衛生計生機構使用國產醫療設備,重點推動三級甲等醫院應用國產醫療設備。”同時衛計委也指出,出臺該項政策的目的是遏制就醫費用不合理增長,減輕患者負擔。工信部相關負責人也指出將建立主動使用國產醫療設備激勵機制。對此,筆者認為,兩部委對于推動國產醫療器械行業發展的意圖十分明顯,但是如何激勵、消費者是否買賬,都將是決定國產醫療器械能否在政府的推動下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對于能否達到如兩部委所期待的那樣,國產醫療器械在三級甲等醫院得到廣泛應用,并且有效降低患者負擔,筆者認為需要兩部委和企業分別在自己的領域做出更多的努力。
首先是政府部門,目前提出了要出臺主動使用國產醫療設備激勵機制,那么下一步就需要出臺更加細化的激勵機制,比如是以直接的價格補貼還是稅收的減免?亦或是在其他方面予以財政支持等。
其次對于國內醫療設備生產商來說,和跨國企業產品的技術差距是現實存在的。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顯示,國內醫療器械市場中,高端產品約占25%份額,其中70%由外資占領,在絕大多數領域外資企業在技術和質量上遙遙領先于國內企業,尤其是醫學影像設備和體外診斷等技術壁壘較高的領域,市場占有率超過75%。
圖表1:我國高端醫療器械市場概況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因此,筆者認為,對于國內醫療器械生產企業來說,即使有國家的強大后盾予以支持,企業自身競爭力還主要是依靠自身,要借力使力,加大技術創新投入,不然,只會成為扶不起的阿斗。
另外,無論對于政府還是企業,需要了解消費者對于醫療器械的消費需求特點,畢竟醫療器械不同于其他消費品,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患者的身體健康、疾病診斷的正確率等,對于大多數消費者來說,如果在健康和金錢之間做選擇,還是會選擇健康的。基于上述分析,筆者認為單單政策的傾斜對于推動國產醫療器械行業發展的效力有限,行業最終能否在國際競爭中獲得較大的主動權,需要政府和企業一起努力。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