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海運業發展意見出臺 國內海運業迎來利好
近日,國務院印發《關于促進海運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部署促進海運業健康發展,加快推進海運強國建設。
《意見》明確,促進海運業健康發展,要保障經濟安全、維護國家利益,深化改革、優化結構,企業主體、政府引導,全面推進、協同發展,到2020年,基本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經濟、綠色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海運體系,海運服務貿易位居世界前列,國際競爭力明顯提升。
海運由于具有低廉運輸成本的特殊區位條件,會吸引特定的產業進駐,特別是一些質重量大的基礎產業如石化、鋼鐵及大型制造業等,而這些基礎產業又具有高度的產業關聯效果。臨港工業區的開發會關聯二級和三級的產業活動,經濟環境和結構會自然形成,并帶來多元化的產業活動。可見,海運在催生對區域經濟影響重大的促進型產業方面具有難以取代的作用。
近幾年全球海運市場普遍陷入低迷,中國也受到波及。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水運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4年上半年我國海運市場的總運力減少了約420萬總噸。
圖表1:我國海運業概況圖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全國水運樞紐建設中,多數以主要海運為核心,以提高海運的綜合服務水平為立足點,擴大能力,重點加快航運中心的集裝箱泊位的建設。加強周邊城市的鐵路站場建設,提高通過能力,注重公路、水路之間以及與鐵路、民航等運輸方式的對接,完善各種港站的銜接配套,使水路運輸、公路運輸和鐵路運輸的銜接更合理、效率更高。
為幫助航運企業走出低谷,交通運輸部提出了促進海運業應對低谷和危機的20條具體措施,2013年以交通運輸部的名義出臺,對海運企業所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從行業管理上比較系統地提出了一些政策措施和指導性意見。此次《意見》明確了各項指導性意見。《關于促進海運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比較全面系統地明確海運發展的戰略目標和主要任務。
《意見》安排部署了七項重點任務,包括優化海運船隊結構、完善全球海運網絡、促進海運企業轉型升級等。《意見》下發后,國內海運業將迎來利好,同時,鐵路運輸以及內陸航運也將被帶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