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保險發展速度驚人 此趨勢還將繼續延續
現如今,大家都在談論互聯網金融,作為金融大家族的一份子——保險,也早就開始了自己的互聯網變革之路。在政策方面,2014年8月國務院頒布的《關于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簡稱:保險業"新國十條")中就明確提出支持保險公司積極運用網絡、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新技術促進保險業銷售渠道和服務模式創新,為互聯網保險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5-2020年中國互聯網保險行業商業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近三年,我國經營互聯網保險業務的企業數量呈快速增長趨勢,從2011年至2014年,國內經營互聯網保險業務的公司從28家增加到85家,年均增長達44.8%。
圖表1:2011-2014年我國經營互聯網保險業務的公司數量及增長率(單位:家,%)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為何互聯網保險發展這么快?筆者認為最重要的兩個原因在于保險業傳統渠道增長乏力,以及居民消費習慣的變遷。
首先,從保險業渠道來看。一是傳統代理人渠道增長乏力,主要是源于保險主體增加,競爭激烈,各公司增員難度不斷增加;二是受《關于進一步規范商業銀行代理保險業務銷售行為的通知》的影響,商業銀行的每個網點在同一會計年度內不得與超過3家保險公司(以單獨法人機構為計算單位)開展保險業務合作,導致銀保渠道拓展空間受限。以上因素促使保險公司不得不進行渠道的創新,而互聯網的低成本運營和廣大用戶群體正是受保險公司青睞有加的原因。事實上,互聯網保險確實發展驚人,從2012-2014年互聯網保險的保費收入增速和保險業保費收入增速對比就可以印證此趨勢。
圖表2:2011-2014年互聯網保險保費收入增速與保險業保費收入增速對比(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其次,居民消費習慣大大改變,主要是互聯網的普及帶動網民數量增長,網購市場日益成熟。據統計,截至2014年末,我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到3.61億,較2013年底增加5953萬人,增長率為19.7%。與2013年12月相比,我國網民使用網絡購物的比例從提升至55.7%。互聯網市場的高度繁榮,己經擴張到金融領域。2013年以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三大巨頭為代表的互聯網公司,通過創新的金融業務和便捷的用戶體驗掀起了互聯網金融的熱潮。網民對于金融產品的接受程度不斷提高,給網絡保險營銷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圖表3:2012-2014年中國網絡購物網民數及使用率(單位:萬人,%)
資料來源:CNNIC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由于我國居民福利水平還遠遠不及歐美發達國家,并且伴隨著居民生活成本和壓力的增加,未來居民對保險的意識會越來越強,商業保險仍將主導著市場大眾消費人群。無論是出于競爭力的增強,還是適應消費者網購習慣的定型,互聯網渠道必將是"兵家必爭之地",而互聯網保險保費收入仍將保持高速發展。與此同時,為了規范互聯網保險市場的發展,切實保障投保人的利益,保監會出手也不會手軟,會適時頒布相應的政策文件。總體來說,未來互聯網保險會在監管下走向規范之路,各主體之間強強聯手,市場集中度會進一步提高。
相關推薦 |
![]() 最新行業動態,解密市場盈利點,把握行業競爭主動權 詳細>> |
互聯網保險迎來發展契機 2020年保費 |
泰康人壽攜360免費贈百萬航意險 免 |
生意寶與美亞合作互聯網財險 互聯網財險 |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