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園區進入4.0時代 未來發展依舊強勢
改革開放30多年來,產業園區作為經濟創新和發展的重要載體,園區的核心特征和經營模式也在不斷的演進,從1.0演化到4.0。上個世紀80年代,以低成本為導向,處于土地、勞動力和政策等要素聚集的外力驅動階段是1.0階段;進入90年代,以產業為主導的階段為2.0階段;新千年,以總部經濟園區為代表,產業園區的發展進入內生動力和技術創新驅動的3.0階段;近年來,產業園區的發展已經進入綜合體的4.0階段。隨著中國經濟結構的調整,產業園區作為經濟創新和發展的載體作用將會進一步被強化,產業園區依舊為保持強勢發展。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產業園區規劃布局與運營管理分析報告》顯示,近些年來,產業園迅速在全國各地展開布局,各式各樣的創意產業園、高新開發區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從20世紀80年代至2013年,我國已批準了435家國家級產業園區、1222家省級產業園區。2013年,210家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9063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2.14%;2014年上半年,215家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6409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3.53%,。由此可見,產業園區對區域和城市經濟發展的貢獻度越來越高,已經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助推器。
圖表1:2010-2014年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地區生產總值變化情況(單位:萬億元,%)
資料來源:商務部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014年1-8月,全國215家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7289億元,同比增長15.6%,占全國固定資產投資額(305786億元)的8.9%。
圖表2:2010-2014年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固定資產投資變化情況(單位:萬億元,%)
資料來源:商務部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據資料顯示,2014年我國為吸引外商投資力度最大的國家,隨著粵閩津自貿區的開放,未來產業園區的需求量將會越來越大,前瞻預計中國產業園區投資額仍將保持10%以上的增速,未來對國民經濟的貢獻也將進一步擴大。
相關推薦 |
![]() 最新行業動態,解密市場盈利點,把握行業競爭主動權 詳細>> |
產業園區建設高峰尚未到來 園區運營管理 |
新材料產業園區域特征明顯 |
工業園區“孤島式”發展將轉向區域競合 |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