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商業的盈利水平存在改善空間 新興盈利模式萌芽
銷售規模及其增長、毛利率水平、期間費用率水平以及資金周轉銷量是醫藥流通盈利的四個關鍵驅動因素。通過規模優勢、品種和業結構的調整保持相對穩定的毛利率水平,通過內部的精細化管理以控制成本費用率,同時提供優質服務吸引上下游客戶,是目前醫藥商業企業最主流的競爭方式。近幾年,中國醫藥流通行業利潤率基本呈逐步提升趨勢,毛利率和費用率呈逐年下降趨勢。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醫藥商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4年醫藥流通行業平均毛利率6.8%,同比上升0.1個百分點;平均費用率5.3%,同比上升0.2個百分點;平均利潤率1.7%,與上年基本持平。
圖表1:2002-2014年醫藥流通行業盈利水平變化(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隨著醫藥流通市場化程度日益提高,整合力度的加強,規模化的逐步形成,毛利率水平逐步下降,并降至一個合理的水平(美國同行業的毛利率水平為5.5%左右),費用率也進一步下降,利潤率則保持在一個合理的程度。而新醫改實施后,在省級層面上,配送渠道的壟斷地位將增強流通領域在產銷產業鏈中的話語權,醫藥商業的盈利水平存在改善空間。
傳統醫藥商業的贏利模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通過代理銷售,賺取進銷差;另外一種為依靠物流配送服務贏利。隨著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逐步落實,“零差率”政策的執行到位,前者的生存空間正在迅速縮小。而未來建立在信息技術基礎之上,基于上下游產業價值鏈的增值服務必將成為醫藥商業企業的重要收入來源之一。
圖表2:醫藥商業傳統盈利模式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面對社區醫院的沖擊,醫藥零售企業為提高利潤來源,除了加強藥品品類管理,部分藥店正在由單一藥店,向藥妝店、健康用品商店等方向轉型。為尋求差異化發展路線,零售藥店的經營重點正在由重產品,向產品、服務并重的方向轉變。
圖表3:醫藥商業新興盈利模式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醫藥商業發展至今,一些新興的盈利模式有所萌芽,醫藥商業企業的盈利模式開始起步,第三方物流、貼牌生產、信息服務以及藥房托管等業務開始出現。但是,目前來看,這些新興業務在各個上市公司當中所占的比例還非常小。
相關推薦 |
![]() 最新行業動態,解密市場盈利點,把握行業競爭主動權 詳細>> |
藥品研發和創新能力不足成醫藥行業短板 |
醫藥電商發展快速 盈利不盡人意 |
我國醫藥包裝可挖掘潛力巨大 |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