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電設備發展再迎政策利好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加快電動電動汽車基礎指導意見,意見明確指出5年為500萬輛電動汽車建充電站,旨在大力發展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解決電動汽車充電難題,為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掃清障礙。并且在"互聯網+"新能源的背景下,新電改是能源互聯網的重大催化因素,充電樁作為售電測最早放開的行業,有望配合新能源汽車普及的優惠政策駛入發展的快車道。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電動汽車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指出,新能源汽車普及的同步條件是基礎設施到位。從普通消費者的角度出發,接受新能源汽車主要考慮兩方面因素:汽車本身的性能和使用的便捷性,前者主要取決于電池組的性能指標,后者則取決于社會基礎設施的發達程度。
圖表1:影響電動汽車普及的主要因素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當前,可以將充電設備產業鏈簡單劃分為能源提供商(主要是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等)、能源運營商(中石化、中石油、普天海油等)、設備供應商(包括基礎充電設備廠商和汽車廠商等)等三塊,三者之間的合作關系只有國家層面可以協調。
由于涉及到投入和產出的問題,即存在一個沒有發達的充電網絡市場就不容易接受電動汽車,但同時沒有可觀的電動車保有量能源供應商就缺乏大規模興建充電網絡的動力的悖論,所以充電基礎設施的新建項目規模不大可能會偏離國內新能源汽車的實際推廣進程。
充電環節是充電站的關鍵所在。一般而言,充電站必須具備三塊業務:配電、充電和基礎管理。配電環節的主要任務是供電,現有技術即可滿足應用;充電環節是充電站的難點也是核心,既要兼顧充電的快捷性又必須減少快充對電池的損傷,這需要充電技術的進一步提升來支撐;管理輔助環節不屬電氣設備,只是一些對應軟件及控制程序的應用,也沒有很高的技術門檻。
圖表2:充電站設備的基本構成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從全國各地充電樁(站)建設規劃來看,北京和深圳的預計投入金額最高,分別達到了41.9億元和16.6億元,為全國電動汽車普及模范城市。此外,天津、廣州和西安等城市也分別有較大的投入。
圖表3:各省市充電樁(站)建設規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