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勢世界互聯網大會 百度無人車能否實現彎道超車?
無人駕駛汽車又稱輪式移動機器人,主要依靠車內的以計算機系統為主的智能駕駛儀來實現無人駕駛,是智能汽車的最高級形態。無人駕駛是智能化的終極體現,隨著云計算、人工智能、現代傳感,信息融合、通信以及自動控制等高新技術的不斷進步,無人駕駛汽車未來發展速度將加快,同時需求對無人駕駛汽車的接受和需求度正在逐漸提升。
谷歌引領無人駕駛汽車進入新階段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6-2021年中國無人駕駛汽車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資料顯示,谷歌公司是無人駕駛汽車領域的先驅,其先是推出Android Auto系統,隨后開發出Android M車載系統,2014年12月,谷歌正式宣布推出首款成型的無人駕駛汽車。目前,谷歌無人駕駛汽車正在試駕階段。
此后,國內外廠商紛紛出擊智能汽車領域,傳統汽車廠商與互聯網企業聯合,推出無人駕駛新能源智能概念車,試水無人駕駛汽車領域。
圖表1:谷歌無人駕駛汽車發展歷程簡圖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自動駕駛需求大增 無人汽車或成未來主流
麥肯錫的一項調查數據顯示,90%的車企高管認為公司的商業模式將因為汽車互聯和自動駕駛而改變;80%的車企高管預計其業務將因數字化和互聯化受到新同行的挑戰。
因此,麥肯錫預計未來10-20年,四大趨勢(電動化、互聯化、自動駕駛、汽車共享/多元化乘車)的融合將極大影響消費者的乘車體驗。同時,汽車互聯和自動駕駛將衍生出大量新的商業模式和盈利機會,消費者對于自動駕駛有關的應用程序表現出較高的購買意愿,但像電郵、音樂流媒體等與駕駛無關的服務,則鮮有興趣購買。
圖表2:麥肯錫針對車企高管的調查數據(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而根據美國IHS公司的預測,2025年全球將有23萬輛自動駕駛汽車在公路上行駛,到了2035年,這一數字會上升到1180萬輛,保有量將達到5400萬輛;到2050年,全球所有的汽車都將是自動駕駛的。其中在2035年,北美在無人駕駛汽車市場份額將達到29%,中國為24%,西歐為20%,無人駕駛汽車將成未來主流。由此可見,無人駕駛汽車存在巨大的市場需求,未來發展前景可期。
百度無人車實現彎道超車或許不是夢
國外谷歌公司為無人駕駛汽車領域的先行者,國內的BAT三巨頭也不甘落后,也制定了各自的無人車發展計劃。其中,百度無人車項目起步于2013年,由百度研究院主導研發,2015年12月初,百度公布無人駕駛車完成路測,并在國內首次實現城市、環路及高速道路混合路況下的全自動駕駛。12月14日,百度宣布正式成立自動駕駛事業部。
百度表示,新成立的自動駕駛事業部的業務聚焦于促進自動駕駛汽車的“技術化、產品化、商業化”,即研發先進實用的自動駕駛技術、與合作伙伴共同打造自動駕駛汽車、推動自動駕駛汽車商業化應用。百度還制定了無人駕駛汽車的目標規劃:3年內,自動駕駛汽車將被商用,前提是選擇一定的區域進行;5年內,自動駕駛汽車將被量產并大規模部署;10年后,80%會成為一個重要的比例,即80%新增汽車為新能源汽車,80%新增汽車需自動駕駛,80%新增汽車會共享。一系列的措施充分表現出了百度在無人駕駛汽車領域的野心,大有趕超谷歌無人車之勢。
那么,百度無人車的底氣在哪里?答案在于“百度汽車大腦”,這是百度無人車的一個核心競爭力,該“大腦”包括高精度地圖、定位、感知、智能決策與控制四大模塊。其中,百度自主采集和制作的高精度地圖記錄完整的三維道路信息,能在厘米級精度實現車輛定位。
圖表3:百度汽車大腦簡圖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除了自身的技術優勢以外,中國政府的政策支持也將給百度無人車發展帶來不小的推動力。近期在浙江烏鎮“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專門向習近平主席展示了百度無人車,其用意或許是希望借中國政府重視互聯網發展之勢,來推動無人車相關政策和法律準入。百度無人車雖然起步晚,但結合宏觀環境優勢,實現對谷歌等國外無人車領域的彎道甚至直道超車或許不是夢想。
相關推薦 |
![]() 最新行業動態,解密市場盈利點,把握行業競爭主動權 詳細>> |
互聯網+新能源汽車 打造汽車行業新景象 |
新能源汽車火爆超預期 我國核心零部件滯 |
樂視豪擲7000萬拿下央視春晚第一標 |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