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關注度持續 智慧城市發展現狀分析
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后,我國經歷了三十多年的快速發展過程。這期間城鎮發展基本上是政府作為推進主體,工業化大發展,以土地為主進行資源配置的一種模式。這個過程中我們的發展非常迅速,可以說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這種模式發展給我們帶來了這幾十年的財富和社會發展同時也出現許多問題。城市病多發,管理和服務的質量與生產生活的需求不匹配。未來我們的城市資源配置需進一步優化,城鎮化推進的方式要回到對規律的把握上來。我們的經濟發展要向新常態轉變,產業結構要向以第三產業、服務業為主的產業結構進行轉變,要素投入要向創新性發展模式進行轉變。
而智慧城市是中國新型城鎮化發展、現代科學技術不斷融入城市和行業、社會不斷創新發展等背景下的必然產物,是有序推進新型城鎮化,實現城鎮科學健康持續發展的有效手段。智慧城市的出現可以說正好迎合了我國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需求,這也是地方政府對此非常關注的原因。
一、中國智慧城市投資規模
2013年1月29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布了首批90個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名單。以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品質、節能減排等為目標的智慧城市建設在中國大力提倡推行“城鎮化”的背景下尤為引人注目。建設好智慧城市(區、鎮)是一項關系到我國國民經濟轉型、改變發展模式和做創新型國家的最重要的戰略之一,也是擴大國民經濟內需的最重要的拉動力量,而且這已成為共識。
目前我國正建設跨部門的智慧城市協調機制和監督考核機制,制定智慧城市的能力和成效評價體系,以加強智慧城市的指導和監督,各地智慧城市建設的實效須經國家認可。
2013年以來,我國已經先后發布了三批智慧城市試點。統計顯示,目前我國已經有超過500個城市在進行智慧城市試點,并均出臺了相應規劃,計劃投資規模超過萬億元。從實際效果看,智慧城市在城市交通、醫療、政務管理等領域取得了廣泛成果。
2016年是國家“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目前,住建部正在制定中的“十三五”規劃對智慧城市的投資總規模將逾5000億元。
圖表1:2011-2016年我國智慧城市投資規模變化情況(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智慧城市需求
根據下面各個細分應用預測,總結智慧城市需求總體規模如下:
圖表2:2008-2021年我國智慧城市市場規模變化情況(單位:億元)
注:2014-2021年數據為預測數據,以下不一一作說明。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智慧城市細分領域需求結構
中國智慧城市如此快速的增長,IT廠商在這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提供強大的信息手段。而且,IT廠商有責任深入了解和把握不同城市在智慧城市建設各個階段的需求,并以此為指導,提供因地制宜的幫助,這種幫助貫穿于智慧城市的規劃、設計、部署、運營的全生命周期中。
圖表3:智慧城市細分領域需求結構(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以上部分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2016-2021年中國智慧城市建設發展前景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