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光纖預制棒自給率已近80%,光棒行業可以高枕無憂?
由于技術瓶頸的限制,光纖預制棒行業在我國的發展進程比較緩慢,直到2013年我國少數企業在這一領域取得了技術上的突破,光纖預制棒行業的發展才開始逐漸提速。光纖預制棒的"痛",對于我國絕大多數光纖光纜企業而言仍記憶猶新。
一、全球光纖預制棒行業發展如火如荼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7-2022年光纖光纜光棒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顯示,2010年以來,美國、歐盟、日本、中國以及其它亞洲國家光纖預制棒的需求量占全球光纖預制棒總需求量的比例均在98%左右,是全球光纖預制棒最主要的消費國家(地區)。而除中國以外,全球其它主要光纖預制棒消費市場需求量處于相對較低甚至負增長的水平,產能嚴重過剩。
從產量情況來看,2015年,全球光棒產量為1.28萬噸,同比增長12%;2016年全球光棒產量達到1.49萬噸,同比增長16%。
從需求狀況來看,2015年全球光棒需求量為1.25萬噸,同比增長15%;2016年全球光棒需求量為1.38萬噸,同比增長了10%,較2015年的增長率下降了5個百分點。
圖表1:2010-2016年全球光纖預制棒產量和需求量變化情況(單位:噸,%)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中國光纖預制棒自給率逐年攀升
光纖預制棒的技術主要集中于光纖預制棒的四種生產工藝:OVD、VAD、MCVD、PCVD。目前,我國通過自主研發以及與國際領先企業合作的方式,逐漸掌握了PVCD生產工藝,尤以長飛公司的技術較為成熟。技術水平的提升對產量的帶動效應極大:從我國光纖預制棒的自給率變化情況可窺見一二。
據不完全數據統計,2010年,中國光纖預制棒的自給率僅為31.6%,意味著我國光纖光纜行業中70%左右的企業完全依賴進口光纖預制棒;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國光纖預制棒的自給率逐年提升,到2016年底已經接近了80%,可見,技術的進步對于改善我國光纖預制棒行業受制于人的局面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圖表2:2010-2016年中國光纖預制棒行業自給率變化趨勢(單位:%)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光纖預制棒行業發展仍任重道遠
1、行業集中度水平高 中小企業發展受制
在我國,能夠對光纖預制棒進行量產的企業主要集中在長飛、亨通光電、烽火通信、富通集團、中天科技等光纖光纜企業,因此行業的集中度較高,且行業的競爭可以分為三個梯隊:
圖表3:中國光纖預制棒行業競爭局勢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而在競爭格局中處于第三梯隊的中小型企業,由于在資金、人才等方面的限制,無法掌握比較核心的光纖預制棒生產技術,只能通過進口光纖預制棒的方式從事光纖光纜的生產,從而造成了大部分中小型企業生產光纖光纜的成本較高,在行業內的競爭能力低下。
2、光纖預制棒技術不完善 技術實力仍待提升
從行業整體技術水平看,光纖預制棒制造技術包括四項先進的生產工藝,目前,我國在該領域比較領先的企業僅掌握了PCVD生產工藝,而其他三種生產工藝仍是空白。而隨著生產工藝的不斷改進,僅掌握一至兩種生產工藝并不能適應不斷變化的技術環境。
從行業個體技術水平看,目前我國光纖預制棒行業內能夠掌握核心生產工藝的企業僅局限于上述處于第二競爭梯隊的企業,其他中小型企業技術實力不足,依賴進口的局勢仍將長期維持。
3、行業發展不斷提速 產業集群化仍較低
近年來,我國光纖預制棒生產企業不斷加大對技術研發的投入,國內幾大光纖預制棒生產企業的光棒產能也開始大幅提升,逐漸擺脫依賴進口的劣勢,行業整體的競爭實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與國際先進企業相比,我國光纖預制棒行業的整體競爭實力仍較低,這與國內光纖預制棒行業企業"各自為政"、產業集群化程度低有著很大的關系。
企業的單打獨斗并不能改變我國在國際光纖預制棒行業競爭中的劣勢,只有企業間相互合作,不斷提升產業的集群化,形成競爭合力,才能使我國光纖預制棒行業真正實現質的飛躍,也才能使行業內企業實現共贏。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綠色農產品包裝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綠色農產品包裝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綠色...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