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工業革命來臨 人工智能真的會讓人類失業嗎?
霍金曾經在英國報刊中發表言論說,人工智能將會取代人類70%的工作。那么人工智能真的會讓人類失業嗎?我認為,這個觀點可能比較片面。人類文明發展史很漫長,從局部來看,人工智能的出現會暫時使得人們變得焦慮,但是從歷史全局的變遷上來看,每一次技術的重大突破都使得人類的生活品質變得更好,而人工智能的出現只是優化了就業結構,變成人類文明史的催化劑,更多的會是人類的福音。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當蒸汽機、紡織機等新型機器出現時,就變成英國乃至歐洲人民與手工者的恐慌,雖然也出現了將農民變成勞動力的殘酷事實,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蒸汽機與紡織機的出現對人類歷史上做出的卓越貢獻。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雖然,工業革命會把人類的既有工作取代,但是被機器取代的人類又投向了更加具有創造價值的工作當中去,經濟效益也不可否認。就拿電報被通信技術取代這件事情來說,在通信技術讓計算機之間、電話之間的使用變得更加的便利,已經不會再有人們會質疑電報被取代這件事情。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我認為,人工智能對人們就業的影響,不會造成大規模的災難,而更多的是一種結構性的優化,這樣優化過后,經濟效益也會大幅度的得到提升。人類以后會有更多的生產力解放出來,而將生產力投放到更有經濟價值的地方去。
比如說,AI能利用“深度學習”技術將人臉識別做到最好,這也會使得保安的工作被取代,但是AI在醫療上遠遠做的還不夠,因此更多的大學應該往這方面去培育更多符合現代社會的生產力。根據公開資料顯示,人臉識別最有潛力的應用場景為:養老金管理領取系統、辦稅認證系統、疑犯追蹤系統、社區管理系統、樓宇門禁系統、考生身份驗證系統以及商業零售系統等等。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僅僅在人臉識別這一領域,五年的復合增速就已經達到166.6%,云從科技創始人周曦預測,“未來五年之內,國內人臉識別的市場規模可能將達到 1000 億元。” 同時根據我們測算,人臉識別主要應用領域市場規模,公安領域 16 億以上、交通領域 50 億以上、金融領域百億級別、教育領域百億級別,在不考慮大安防硬件存量市場的前提下,整體市場規模就達到數百億。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回到我們的問題,對于人工智能對就業的影響,我認為,我們現在不應該對于AI感到盲目的恐懼,就拿安防來說,AI也是僅僅取代了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工作而已。而我們更應該深度的思考的問題有兩點:一是AI取代掉的工種的調配問題,而是對于AI對于教育改革的影響問題。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