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消費者崛起,全渠道消費時代來臨,美妝新零售或大有可為
一、美妝新零售發展背景
——美妝行業高速增長,但人均消費額低,行業增長仍存巨大空間
繼2016年10月馬云在云棲大會上第一次提出“新零售”概念后,“新零售”一度成為行業風氣,幾乎無“新零售”不成行業。美妝行業自然不例外。
伴隨著線上紅利消失,線下滲透率下降,再加上2016年末“新零售”概念的提出,我國美妝行業進入融合求變器,資本并購頻繁,品牌重心從產品驅動轉變成圍繞消費者需求探索創新。
2010-2017年,我國美妝行業基本保持著兩位數以上的高速增長態勢,2017年底,行業規模達到2514億元,同比增長13.14%。2018年上半年,我國美妝行業平均增速達到13.38%。
盡管如此,對比國內外人均消費額及新生代消費預算,我國美妝市場仍存在巨大增長空間。結合下圖所示數據,2017年中國人均化妝品銷售額僅為38.2美元,中國城鎮人均化妝品零售額也僅為67美元;而美國、日本、英國、法國和德國等發達國家的人均化妝品零售額皆在200美元以上,是中國的5倍以上。
與此同時,隨著新一代消費者的崛起,年輕一代的美妝意識,重視程度與消費能力皆大幅上升,導致我國新生代消費者的人均美妝預算超過美國和法國達到77美元/人。
——全渠道消費時代來臨,美妝新零售或大有可為
近年來,伴隨著線上消費的飛速增長,美妝電商的滲透率也在逐年提升。2015-2017年,彩妝品類的電商相對滲透率達到29.4%,護膚品類的電商相對渠道滲透率達到36.9%,均位于高增長群組。
于此同時,較之純線下消費者,線下線下全渠道消費者人均消費金額持續增長。2017年,護膚品類全渠道消費者的人均消費金額為線下消費者的2.2倍,彩妝品類和個人護理品類這一數據分別是2.6倍和1.3倍。
可見,線上消費的持續發力引領了整行業的增長,消費者對便利+體驗的雙重剛需,促使線上線下從對立走向融合,美妝全渠道消費時代來臨,美妝新零售或大有可為。
二、美妝新零售發展現狀
——下線城市提供新的增長點,小鮮肉也有美妝需求
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下線城市美妝消費金額增長率為8.4%,而相比下線城市,上線級城市美妝消費金額增長率僅為6.6%,低于下線城市1.8個百分點。同時,我國美妝消費金額增幅最高的地區為北方,增速達到11.2%,其次為西部,增速為8.0%。
可見,在全民消費升級的帶動下,我國美妝主要消費地已從上線城市向下線城市轉移,從我國東南區域向西北方向轉移,下線城市及西北部地區消費潛力持續釋放。
此外,近年來,我國男性美妝意識逐漸覺醒,“他經濟”正在強勢崛起。根據CBNData發布的《2018美妝趨勢報告》預測數據,2018年,美妝消費人數中,男性將會增長2.3%,高于女性1.9%的增長速度。
——社交媒體為美妝消費提供新戰場
美妝產品具備天然的話題屬性,而隨著社交電商的崛起,這一屬性被急劇放大。社交媒體成為觸達用戶、培養用戶心智的有效途徑。美妝產品的功能、效果和使用方式等容易通過消費者的社交交互實現擴散,因此社交媒體自然成為用戶獲取美妝咨詢的核心渠道,而品牌在社交媒體的廣告投入占比自然隨之提升。據統計,2017年,朋友圈廣告頻次提升了81%,持續投放公眾號廣告品牌占比達到60%。同時,直播平臺、電商拼臺、品牌活動等新興社交電商平臺成為美妝消費的新戰場。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互聯網+化妝品零售行業商業模式創新與投資機會深度研究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目前,互聯網+化妝品零售行業的競爭,已經進入商業模式競爭階段。無論是互聯網巨頭在互聯網+化妝品零售領域的投資布局,上市化妝品零售企業的互聯網轉型,還是創業公司在...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