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寶行業成長空間仍較大,一文帶你了解2018年珠寶行業市場發展驅動力
珠寶行業的發展歷程 珠寶行業穩步增長
我國珠寶行業的發展分為4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1982-1993年,珠寶行業起步階段。世界珠寶首飾產業開始向亞洲市場轉移,香港珠寶制造業崛起,由于大陸廉價的勞動力和巨大的市場空間,世界珠寶商漸漸進入中國。
隨后我國珠寶行業進入初步發展階段,這一階段為1993-2003年。以1993年國務院53函確定黃金市場化改革為標志,一批優秀的珠寶企業進入大陸市場,如Tiffany、周大福、周生生。
2003-2013年,進入珠寶行業第三階段,也就是珠寶行業的"黃金十年"。以2003年貴金屬及制品市場全面開放為標志,珠寶市場正式全面打開,許多本國品牌開始占據市場,細分市場出現,品牌階段出現;珠寶行業銷售始終保持著兩位數的增速。
第四階段,珠寶行業進入整改期。2013年Q2我國珠寶行業營收增達到60.38%,但是與此同時行業同質化嚴重,市場加入者過多,價格戰盛行,2013年Q3出現拐點,增速出現下行,行業進入整頓期。從2016年Q4行業出現好轉,珠寶行業營收增速開始復蘇,行業有回暖跡象。
與發達國家差距大,珠寶行業成長空間大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人均珠寶消費額低于世界其他主要國家,成長空間非常廣闊。如2017年,我國人均珠寶消費額僅為60.31美元,同一期的美國消費市場為319.56美元、日本消費市場為190.64美元。分別為中國的5.31倍、3.16倍。
中國市場與發達國家差距大,深究最主要是經濟實力差距明顯,且民眾尚未有珠寶投資的意識。未來,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提升以及民眾對珠寶投資的需求,珠寶行業需求會進一步被驅動。
婚戀市場維持珠寶行業剛需
目前,婚戀市場仍然是珠寶消費占比最大的需求,維持著珠寶行業的剛需。我國婚慶市場從傳統的"三金"(黃金項鏈、黃金手鐲、黃金耳環)到如今的"三金一鉆"(三金加鉆石),構成了大多數地區的"結婚大件";個別地區如江浙、福建一帶對結婚大件需求更甚。同時鉆石代表著愛情與婚姻的見證("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情定一鉆,緣起三生"等寓意),已得到消費者的認可,成為結婚必需品。
縱觀2001-2017年中國結婚對數及結婚率,可以發現從2013年起,我國結婚率呈下降趨勢,但整體而言,每年結婚對數依舊處在1000萬對左右,故婚慶市場將維持我國珠寶行業的剛性需求,在短時間內不會有需求大幅度的波動。
情感消費拓展珠寶行業空間
除了結婚剛需,珠寶消費具有情感屬性。從人群的視角出發,女性消費者和年輕一帶消費者成為珠寶的情感屬性消費的重要主體。
其中,"她經濟"的崛起,彰顯著新一代女性的物資獨立、精神獨立,也代表了新一代女性更具消費能力,是不容小覷的消費力量。
同時我國"千禧一代"也逐漸替代了60后、70后成為了我國各大消費市場的消費主力軍。根據權威數據顯示,18-44歲年齡階層的人群對中國鉆石消費的貢獻度達到88%,說明了千禧一代正式成為珠寶行業主要消費者。
未來看,這部分消費人群的消費能力將會進一步提升,同時"她經濟"時代女性以及"千禧一代"更具個性,追求穿搭與珠寶的搭配。在這兩股消費量力量的帶動下,我國珠寶行業的空間將會被進一步拓展。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珠寶首飾行業消費需求與市場競爭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珠寶首飾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珠寶首飾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珠寶首飾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