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質量檢驗檢測行業發展現狀與市場前景分析 散亂弱小問題嚴重制約行業發展【組圖】
檢驗檢測行業快速發展 我國向質量強國邁進
質量檢測是指檢查和驗證產品或服務質量是否符合有關規定的活動。它分為空氣質量檢測、工程質量檢測、產品質量檢測、環境質量檢測等。質量檢測有時也可以稱測試或實驗,是指對給定的產品、材料、設備、生物體、物理現象、工藝過程或服務,按照規定的程序確定一個或多個特性或性能的技術操作。為確保檢測結果準確到一定程度,必須在規定的檢測范圍內,按照規定程序進行方可。檢測結果應記錄在案,通常是采用檢測報告或檢測證書等方式。
目前,我國經濟發展促使質量檢驗檢測行業呈現快速發展態勢,隨著各國檢測行業的市場準入,檢測行業業務逐漸市場化。我國質量檢驗檢測主要由國有機構、民營機構和外資機構三部分組成。其中,國有機構資金雄厚、裝備先進,服務項目齊全、服務范圍廣泛,承擔了強制性的質量檢驗檢測任務。但其余領域范圍對質撿的需求也增量較大,行業目前龍頭企業較少,中小企業居多,競爭較為激烈。
從出報告的數量來看,全行業2017年對社會出具各類檢驗檢測報告達到3.76億份,平均每天對社會出具各類報告103萬份,由此看出質檢行業對社會的貢獻和影響較大。從檢驗機構數量來看,2017年我國質量檢驗檢測機構數量達到3.63萬家,較2016年增長了3092家。
盡管在某些領域,例如食品、新材料等行業,我國檢驗檢測技術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但還不是“世界強國”。但我國正在向質量強國邁進,積極改善行業面臨的突出問題,正在打造全球品牌和國家級的旗艦隊伍,培養集中領域相對專業和大型的質檢機構。
技術領域不斷拓展 質檢行業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近年來,我國質量檢驗檢測領域逐漸延伸,隨著質量檢驗檢測技術的進步和研發水平的提高,計量檢測在不斷突破傳統的范疇,并逐漸形成新的領域。例如,生物工程和環保領域,生物電流和生物磁場的計量測試、腦神經活動的探測、基因遺傳密碼的破譯等三個方面以及國家對環保的提倡使質檢行業在環境工程領域的計量測試得到重視。
另外,我國質量檢驗檢測手段也可能出現顛覆,在當今網絡化的時代,在人工智能以及互聯網的成功和突破背景下,計量測試技術的發展自然也離不開互聯網,網絡化測量和控制已經成為計量檢測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
從檢驗檢測市場規模看,我國已是之間行業的“世界大國”。2017年,檢驗檢測業務量已突破3000億元人民幣。由于檢驗檢測準入“門檻”低,近年來,民營檢驗檢測機構數量高速增長,成為推動檢驗檢測市場發展的新生力量。
同時也使我國質量檢驗檢測行業市場規模不斷上升,2017年,我國質量檢驗檢測行業市場規模達到2632.52億元,較上年增長27.48%。結合近幾年的發展前景,預計未來社會的各方面發展對質檢行業的需求仍會增加,市場規模也會進一步擴大,按今年的平均增速來看行業市場規模有望達到4800億元。
以上數據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質量檢驗檢測產業發展前景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質量檢驗檢測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質量檢驗檢測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質量檢驗...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