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共享單車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在寒冬中逆勢成長【組圖】
曾經的資本新寵已經風光不再
共享單車是指企業在校園、地鐵站點、公交站點、居民區、商業區、公共服務區等提供自行車單車共享服務,是一種分時租賃模式。共享單車是一種新型共享經濟。在2017年,共享經濟發展迅速,共享單車成為資本新寵,眾多投資機構紛紛布局,2017年共享單車融資總額達到258億元。
但從發展狀況來看,曾經的資本新寵已經風光不再。截止到2018年12月,公布的共享單車融資事件寥寥無幾。2018年3月, ofo宣布完成E2-1輪融資8.66億美元。由阿里巴巴領投,灝峰集團、天合資本、螞蟻金服與君理資本共同跟投。雖然再次創下共享單車行業單筆最高融資紀錄,但小行車已經不是炙手可熱,此次融資,或許是在行業由規模化增長轉入精細化運營階段,企業存活下來的唯一希望。
2017年9月,發展較好的共享單車企業尚有10家,但到2018年9月,較有規模的企業僅剩7個,且市場規模大大縮小。ofo、摩拜的周活躍滲透率下降約75%。只有哈啰出行由于布局二三線城市,避開了正面競爭,逆勢上揚。
截止2017年國內共有77家共享單車企業,累計投入了2300萬輛共享單車。而2018年,共享單車問題頻出,3Vbike、町町單車、小鳴單車、小藍單車等多家單車平臺倒閉,還有大批共享單車平臺面臨倒閉危機,共享單車行業歷經寒冬時刻。
改善現狀,共享單車發展仍有前景
中國共享單車行業正處于艱難的轉型期,融資門檻越來越高,小公司發展更為艱難,大多“被行業巨頭收購。首先,押金問題嚴重,需要通過監管和法規來改善,加上競爭越來越激烈,頭部效應明顯,行業面臨很多問題。需要通過平臺的優化,制度的規范,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行業現狀會得到改善。
另外,企業要找到發展的重心,作為互聯網企業,發展初期,只想著賺錢是不利于企業存活的,需要先打開市場,獲得品牌認可,才能可持續發展。企業應該體現共享的真正含義而不是只顧開展資本游戲,資本投資要增加耐心,而不是在企業大火之后就撤資,真正的為用戶著想,企業才可生存。
從下圖可以看出,雖然用戶規模增速和市場規模增速在2018年會有大幅減少,但共享單車行業仍存在一定發展前景。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和手機用戶的普及,共享自行車作為城市交通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環保,方便,高效,經濟,環保的特點。
共享單車還有存在的價值,在人們出行,旅游等方面有很大的便捷性。當然還要做好資源的合理配置,例如有些地區,共享單車大量閑置,而有些地方還存在騎不到車的現象。只有各方面都經過調整后,才能符合當代社會綠色出行、環保健康的生活理念,適應時代發展的潮流。
雖然行業仍具有一定的發展前景,但目前,行業處于修正期,前期的飛速增張存留了許多致命的問題。未來,共享單車行業會不斷精細化管理,提高用戶體驗,加強與政府的溝通發展更為規范;其次,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的發展熱度只增不減,帶動各個行業向更智能的方向發展,共享單車也將和人工智能結合,趨向更加專業化。
以上數據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共享單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第1章分析了中國共享單車行業的發展環境;第2章對國內共享單車行業的發展狀況、投資回報、發展痛點、需求調研進行了分析;第3章對中國共享單車的競爭格局、融資情...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