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生物醫藥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行業趨向智能化集中化發展【組圖】
行業規模穩定增長 生物醫藥成國民經濟支柱產業
生物醫藥產業有廣義和狹義兩種概念。廣義的“生物醫藥”指將現代生物技術與各種形式的新藥研發、生產相結合,以及與各種疾病的診斷、預防和治療相結合的高技術產業,即“現代生物技術與新醫藥”。狹義的“生物醫藥”指人們運用現代生物技術生產的用于人類疾病預防、診斷、治療的醫藥產品,包括基因工程藥物、基因工程疫苗、新型疫苗、診斷試劑(盒)、微生態制劑、血液制品及代用品等。
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從80年代開始發展,在1993年取得了第一個突破,“十一五期間”我國逐步形成了長、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地區3個綜合性生物產業基地,到“十三五”國家已將生物醫藥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大力發展。
生物醫藥行業已經成為中國一個具有極強生命力和成長性的新興產業,也是醫藥行業中最具投資價值的子行業之一。隨著行業整體技術水平的提升以及整個醫藥行業的快速發展,生物醫藥行業仍具備較大的發展空間。
生物醫藥行業的發達程度對一個國家的發展影響較大,但同時生物醫藥與高科技行業一樣技術要求高,前期投入大,產品開發周期長,但投資回報相當可觀,新藥品投入市場后,2-3年投資方就可收回全部投資。所以,生物醫藥行業不僅市場準入標準非常高,各個環節都受到國家法律的嚴格監管。
也許正因為嚴格的管制和較高的準入要求,使行業的發展更加健康,規模也不斷增大,各個方向都向好發展。對比近幾年來的數據發現,2012-2017年我國生物醫藥行業市場規模呈不斷上漲趨勢,增速平穩但有緩慢下降的趨勢。其中,2017年行業市場規模為3417.19億元,同比增長3.57%。
國家政策及資本市場的加持,未來生物醫藥行業將保持增長的趨勢,《“十三五”生物產業發展規劃》中明確指出到2020年,實現醫藥工業銷售收入4.5萬億元,增加值占全國工業增加值3.6%。在國內資本市場,2018年醫療保健行業上市公司357起并購交易中,又以生物制藥領域最為突出,數量占醫療保健全行業的五分之三。
仿制藥變局來臨 行業趨向智能化 集中化發展
仿制藥是指不需要太多的資金和尖端的技術,對國際或國內市場上已經出現的且在較大的范圍內應用于臨床治療,臨床應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相對明確,有比較成熟的合成方法、處方和制備工藝以及質量控制標準和質量控制方法的藥品進行引進或模仿、研制生產出新藥品的過程。
2017年,股票市場醫藥板塊下跌嚴重,重磅政策的不斷出臺使生物醫藥行業另一分支仿制藥行業迎來變局。2018年11月《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試點方案》的推廣,導致過了專利期的藥品,無論是原研藥還是仿制藥,大品種研發不易,單品市場天花板和生命周期都顯著降低,所以行業的創新是大勢所趨。
隨著生物技術的不斷突破,以及政策的導向,使我國醫藥行業的集中度逐漸提高,未來核心發展地區,例如長、珠江地區因其具有較高的人才、科研等基礎,集中度會進一步提高。人工智能及互聯網的發展浪潮仍然也帶動了生物醫藥向智能化、數字化方向發展,藥品的研制技術性較高,結合人工智能,會使研發過程和效率都得到提高。數字化發展,會使較為分散的產業鏈之間的信息傳遞加強。
近年來,醫生在產業創新方面的重要性越來越大,醫生掌握大量的專業知識,是產業創新力量的源頭,通過醫生的想法和創新成果,進一步落實成真正的產品,是產業創新的重要環節。
以上數據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生物醫藥行業戰略規劃和企業戰略咨詢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生物醫藥行業的發展背景、產銷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生物醫藥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生物醫藥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