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國黑臭水體治理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進入攻堅階段 行業增長空間仍較大【組圖】
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明顯見效,已經完成治理黑臭水體個數上升為1745個
在國家相關機構的監督和引導下,我國黑臭水體治理目前已經取得積極成效。全部已認定的2100個黑臭水體中,已有1745個黑臭水體得到治理,占比達83%。正在治理中的黑臭水體個數為264個,而正在制定方案的黑臭水體數量為91個。
這2100個黑臭水體分布在全國220座城市(全國共有295座地級以上城市),其中南方居多,且東部沿海經濟相對發達地區發生的幾率相對較高。全國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監管平臺發布的數據顯示,廣東省的黑臭水體總數全國第一,達到243個;安徽省的黑臭水體數量為217個,僅次于廣東;湖南、山東、江蘇、湖北和河南的黑臭水體數量均在100個以上。
這些省市中,河南省的黑臭水體面積最大,超過760平方公里;黑臭水體個數較少的黑龍江(僅22個)的總面積達到了168.41平方公里;廣東、四川、山西的黑臭水體總面積超過50平方米。
2019年黑臭水體治理進入攻堅階段,行業增長空間仍較大
按照早前發布的“水十條”相關要求,到2020年,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均控制在10%以內。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等重點城市建成區于2017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水體。
2018年10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生態環境部聯合發布《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明確用3年時間使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明顯見效,讓人民群眾擁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根據實施方案明確的治理目標,到2018年底,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高于90%,基本實現“長制久清”。到2019年底,其他地級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顯著提高,到2020年底達到90%以上。鼓勵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城市建成區盡早全面消除黑臭水體。
2019年我國黑臭水體治理進入攻堅階段。未治理黑臭水體的治理和已治理水體的維護需求仍較大,黑臭水體治理增長空間仍較大。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黑臭水體治理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的水污染銷售收入和設備產銷量規模整體上呈現上漲趨勢。其中,2017年,設備產量為38.32萬臺,銷售收入達到1407.56億元。目前全國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未完成長度估算為1350.48公里,未完成黑臭水體數量為355個。按照每公里治理投資根據統計樣本均值6732.40萬元估算,每公里年運營維護收入按治理投資額的12%考慮,那么黑臭水體治理市場空間約910億元,年運營市場空間約640億元。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黑臭水體治理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第1章分析了中國黑臭水體治理行業的發展環境;第2章對中國黑臭水體治理行業的發展狀況、競爭格局進行了分析;第3章對中國主要重點省市黑臭水體治理行業的發展狀況...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