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冰箱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智能冰箱滲透率有待提高【組圖】
受益于改革開放以來國內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我國冰箱行業呈現飛躍式發展。國內冰箱生產企業已從當初的單純引進和仿制為主轉變為依靠自主研發、注重創新為主,冰箱產品在品種、規格、技術、性能、質量等方面均取得長足進步與發展,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也不斷縮小。
隨著節能減排、消費升級、技術創新、“互聯網+”帶來的基礎設施升級等因素的推動,冰箱市場產品結構升級的趨勢更加明顯,智能冰箱成為冰箱行業的發展方向之一。
智能冰箱滲透率較低,在智能家電中比重低
隨著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智能化也成為家電業發展的一大趨勢。智能電視、智能冰箱、智能洗衣機等越來越多的智能家電產品“登堂入室”。在主力大家電產品中,彩電的智能化率最高,空調、洗衣機的智能化滲透率也在不斷提速,唯獨冰箱的智能化進程比較緩慢。
具體來看,2018年彩電的智能化滲透率高達93%,智能電視已普及;空調的智能化滲透率也高達45%,相信很快就會突破半壁江山;洗衣機的智能化滲透率也達到了24.5%,增長平穩;冰箱的智能化滲透率最低,僅有8.7%,兩年來提升不到5個百分點。
一方面是冰箱業界對智能冰箱認知標準不一。例如一部分冰箱行業從業者認為智能冰箱需要聯網配置大屏,另一部分認為智能冰箱具有自動感知和處理的能力。因此,在產品發展路線上,不同的企業會有不同的側重,導致外界感知到的智能冰箱并不多。
另一方面是冰箱業界更為注重保鮮能力的研發和宣傳。近兩年,主流冰箱企業集體回歸保鮮能力的研發和宣傳上,對于智能化的探索和推廣,相對不是很積極。一些智能化的技術,也是為了提升保鮮能力而開發的。而諸如在線菜單、娛樂、采買等智能化的應用,在落地環節缺乏大量真實場景的支持。這些都導致冰箱相對其他品類,在智能化方面略顯低調。
因智能冰箱的滲透率較低,且發展相對緩慢,因此智能冰箱市場規模在智能家電市場規模的比重較低。2018年,智能彩電市場規模占據智能家電市場的55%,其次為智能空調占比為24%,智能洗衣機占比為10%,智能冰箱占比僅為6%。
冰箱銷量進入瓶頸,智能冰箱保持增長
雖然冰箱智能化滲透率與大家電智能化滲透率相差較大且提升緩慢,不過智能冰箱發展態勢還是強于整個冰箱行業的。
在2011年之前,在“家電下鄉補貼政策”、“家電以舊換新”和“冰箱新能效國家標準”等政策的輪番刺激下,我國冰箱對內銷量大幅增長,從2008年的2600萬臺躍升至2011年的5900萬臺,是白電中對需求提前透支最多的品種,也因此隨后連續四年冰箱內銷皆呈現小幅下滑。雖然印度、東盟以及拉美、非洲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和廣大發展中國家對家電需求較為旺盛,冰箱出口穩定增長,不過冰箱行業整體發展態勢不容樂觀。2018年,我國冰箱銷量約為7413萬臺,較上年下降1.19%。
在市場規模方面,近年來智能冰箱銷售額增速遙遙領先于冰箱行業整體增長速度。2017年,智能冰箱銷售額為163.4億元,較上年增長55.5%。2018年智能冰箱銷售約為198.3億元。
目前智能冰箱已經形成巨頭瓜分的格局,格力、美菱、美的、海爾等品牌高度集中,邊緣品牌很難再從中分得一杯羹。海爾是目前占比最高的企業,比例高達25%。
健康化、個性化將成為主要發展方向
2018年是智能冰箱的加速發展之年,隨著人工智能、物聯網以及大數據的快速發展,智能成為冰箱行業首推和關注的熱點。未來智能冰箱行業的邊界將會進一步的被突破,健康化、個性化將成為智能冰箱的主要發展方向。
1、健康化
隨著消費者更深層次的需求被釋放,健康概念是消費者最為關注,也是廠商推廣中力度最大的一類產品。目前在冰箱市場上,除菌概念、分類存貯等與健康高度相關的產品將受到更多消費者的青睞。
2、個性化
在家電消費市場上,消費者對產品的功能性和個性化等需求大大提高,未來智能家電產品的研發生產方向將從單一實用主義逐漸向個性化、可定制化發展,使得其成為帶有消費者個性的家居用品,而非簡單的家電產品。另外,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家電產品在更多地嵌入具有互聯網功能的模塊,實現WIFI聯網控制等智能化功能的同時實現家電的個性化,滿足不同人群的消費需求。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冰箱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冰箱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冰箱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冰箱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做...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