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農業產業化聯合體行業區域市場現狀與發展前景分析 安徽、河北、福建領先【組圖】
安徽、河北、福建處于領先地位
2017年以來,隨著《關于促進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發展的指導意見》的發布,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發展上升至國家戰略層面,并逐漸在全國范圍內大規模推廣開來,部分省市更是取得了較為出色的成果,如安徽作為全國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的先鋒,其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發展規模居于全國前列,2017年底達到了1500家左右;河北、福建等也達到了1000家左右的規模。
安徽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的發展始于2011年,是由淮河種業有限公司牽頭組建的淮河糧食產業化聯合體。2011年,淮河種業公司在宿州市埇橋區建立良種繁育基地,委托周邊村22個家庭農場代繁良種,提供低價農資的同時,引入淮河、德杰、惠康等13家合作社提供低于市場價的農機服務,并對繁育出的良種以高出市場價一定比例全量收購。由此形成了一個由龍頭企業牽頭、貫穿從農資到耕作到購銷的產業鏈條,用服務和收益聯成一體的聯合體形態。
淮河糧食產業化聯合體得到了宿州市委市政府認可,2012年宿州市出臺了《促進現代農業產業聯合體建設試點方案》,成立了聯合體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確定了“農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的運行模式,首批選擇了16家聯合體試點。
2015年,安徽省對宿州市的做法跟蹤給予指導,及時進行總結和推廣,并出臺了《關于培育現代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的意見》,在全省開展現代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培育工作。到2017年底,安徽省全省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約有1500家;2018年安徽省示范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擬入選名單達158家,其中宿州市最多,為25家。
河北農業產業化聯合體也較早,在2016年11月便提出用3年左右的時間,全省新培育發展800個左右的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其中重點培育100個年產值超10億元的省級示范聯合體。隨后,不斷出臺相關政策,推動當地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的發展。
到2018年,河北省示范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數量已有75個,包括河北華泉果品加工聯合體、灤南縣海都水產養殖加工產業化聯合體、河北天天乳業集團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武強冀源有機糧油聯合體等。
福建對于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建設熱情也較高,2018年1月,福建省發布《關于促進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2年全省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數量達2000個,其中省級示范聯合體200個以上。這個目標僅次于安徽省、江西省、河北省,在目前各省份提出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發展目標中位列全國第四。
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前景廣闊
長遠來看,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發展方興未艾。一方面,國家先后發布《關于促進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發展的指導意見》和《三部門聯合開展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支持政策創新試點工作》對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提出明確指出,雖然沒有具體的規模目標,但政策從資金、用地、金融信貸、重點產業發展等方面對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提供了支持和引導,為各省市發展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提供了政策基礎。
另一方面,我國農業規模小、分散化的經營模式,使得我國農業農村一二三產業大多分散經營,融合程度較低。現代農業的發展,使得農業經營主體朝著聯合經營趨勢發展,而農業聯合體則是主要形式。
因此,不管從行業政策支持,還是行業發展空間、趨勢來看,農業產業化聯合體都將是當前以及未來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必然選擇,前景廣闊。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發展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介紹了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的基本概念并分析了農業產業化發展的發展意義和發展環境。隨后,報告對國外產業化發展經驗進行了總結,對中國目前產業化發展現狀進行了分析;...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