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水果行業發展現狀與市場前景分析 挑戰與機遇并存【組圖】
水果行業存發展阻礙
近年來,在現代農業產業基地和特色效益農業大發展的背景下,我國水果產業得到快速發展,區域布局更加優化,優勢產業更加突出,產業效益更加明顯,已成為推動農業結構調整、區域經濟發展和農民脫貧增收的重要產業。 目前,水果已成為繼糧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農業種植產業,果園總面積和水果總產量常年穩居全球首位。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7年,全國果園面積1113.6萬公頃,較上年減少14.22%;2018年果園面積約為1116.8萬公頃,同比增長0.29%,其中瓜類播種面積約300.1萬公頃,同比增長1.3%。
產量方面,2017年,全國水果總產量約為2.52億噸,占全球總產量的31.40%,繼續維持全球第一大水果生產國的地位。2018年,全國總產量約2.61億噸,同比增長3.4%,其中園林水果產量約1.91億噸。
在各類水果中,蘋果、香蕉、柑橘、梨、葡萄仍是主要種植及生產品種。2017年,在全國果園中,蘋果園面積占比為18%,柑桔園面積占比為20%,為規模最大的兩類果園;同期蘋果產量為4139.0萬噸,占比16.7%,柑桔產量3816.8萬噸,占比15.1%,也是規模最大的兩類果品。
在區域分布方面,華東、華中、華南、西北、華北水果產量比重均在10%以上。其中,山東、河南、陜西、廣西、廣東、新疆、河北、四川前八大省份產量均超過千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比重超過一半。
雖然我國水果產業已取得長足發展,但仍面臨種種問題。首先,由于生產端小、散、亂情況的長期存在,與渠道難以及時、有效匹配,導致水果產業供需不配套這一突出問題得不到解決,豐收不增收的現象經常出現。
其次,水果從生產到市場,包括優良品種選育、果園管理、采后預冷和貯藏、上市前的商品化處理以及運輸和上市銷售,整個產銷鏈的每一個環節都應有相對應的標準,但從目前現狀來看,要么無標準可依,要么標準散亂難以統一,要么標準內容過時,嚴重制約了我國水果的品牌化進程。
第三,從整個水果行業來看,冷鏈物流應用程度較低,有的甚至全程無冷鏈,導致某種水果早上賣10元、晚上賣5元甚至更低的現象時常出現,嚴重影響了消費者的體驗和水果的利潤水平。
今后隨著市場競爭加劇,水果行業面臨的問題將更加凸顯,單靠拼價格、拼地段的時代將結束,未來拼的是精細化運營管理,從采購、倉儲、陳列、產品結構、定價、包裝、配送、營銷設計、人員管理都需要一整套運營體系來支撐。
水果行業前景依舊廣闊
長遠來看,我國水果行業發展前景依舊廣闊。一方面,一二線城市水果市場已呈現飽和趨勢,但是在三四線城市和縣城,隨著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對水果的消費將持續攀升。三四線城市有望成為水果行業新的發展引擎,進一步拓寬市場空間。
另一方面,據相關統計,我國用于精深加工的水果不足10%,目前國內人均果汁消費量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10,發達國家的1/40,具有極大的消費增長空間。水果深加工將成為迎合消費升級、解決水果滯銷難題的重要途徑。而隨著水果深加工產業的發展,會產生大量的水果原料需求。
以上數據和分析參考《中國水果種植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主要分析了中國農業產業化與農產品加工產業的發展背景與環境;國際農業產業化與農產品加工產業的發展經驗;中國農業產業化與農產品加工產業發展現狀;中國農業產業化...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