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市場格局:《2019年中國智慧城市建設競爭格局全局觀》(附市場份額、企業經營對比、競爭前景)
智慧城市是運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空間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促進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和服務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隨著中國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和城鎮人口的增多,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推動之下,政府開始通過智能化管理打造智慧城市來提高城市的運轉效率,以提升政府行政形象,提高居民生活質量。
產業鏈涵蓋范圍廣,發展需求大
智慧城市是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以整合、系統的方式管理城市運行體系,讓城市中各個功能彼此協調運作,為城市中的企業提供優質的發展空間,為市民提供更高的生活品質,讓城市成為適合人全面發展的城市。
從產業鏈的角度來看,智慧城市建設的上游主要是所需的硬件和軟件設計與制造。智能硬件設備是整個智慧城市建設提供信息采集入口和處理設備,它們是構建智慧城市的基礎,包括廣泛用于安防、交通等領域的視頻采集硬件設施、信息傳輸設備,以及現代信息技術發展的核心——芯片制造,主要代表廠商有華為海思、清華紫光、中興微電子等。在軟件設計方面,東華軟件、曠視科技、和利時、中控集團等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
產業鏈中游主要是智慧城市的建設運營,包括對整個智慧城市進行頂層設計的政府和各個設計院,進行系統集成的科大訊飛、金蝶、日海智能等企業,提供運營服務的三大運營商以及大唐電信、烽火通信等企業,以及提供行業解決方案的華為、中興、浪潮、航天信息等廠商。
智慧城市產業鏈的下游主要是將智能化的信息技術應用到城市運行發展的各個場景中去,涵蓋了智慧政務、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物流、智慧安防、智慧教育、智慧企業等數十個場景。
智慧城市建設加速,中國已成為全球智慧城市領先國家
進入“十三五”時期以來,我國智慧城市政策密集發布,主要推進電子政務、智慧交通、大數據與云計算的發展,同時完善智慧城市評價指標體系。在中央政策的指引之下,四大直轄市和各省份的省會城市或經濟核心城市也在不斷加快智慧城市建設。
從國家開始推進智慧城市建設以來,住建部發布三批智慧城市試點名單確定290個試點城鎮。而如果計算科技部、工信部、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發改委所確定的智慧城市相關試點數量,目前我國智慧城市試點數量已經接近800個(其中部分城市有重疊)。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以及日媒報道信息來看,作為亞洲強國的日本,目前在全球智慧城市建設中已經落后于中美兩國。目前中國智慧城市試點城市已接近800個,美國在2015-2017年已實施300多個智慧城市項目,且規劃實施超過400個項目,涉及交通、電網、零售、公共安全等多個領域。而盡管日本在傳感器,人臉識別等領域擁有一流技術,在城市建設方面也處于領先地位,但是直到2019年4月召開的國家戰略特區咨詢會議上才正式確定了名為“超級城市”的制度概要,目前日本智慧城市數量僅十余座,日媒報道稱“日本需要在超級城市的建設上盡快行動起來”。
視頻監控:??低暰哂忻黠@優勢
智能硬件設備是整個智慧城市建設提供信息采集入口和處理設備,其中視頻監控產品設備可以廣泛應用于智慧城市建設中的公安、交管、消防、金融、零售、能源等領域。目前國內以視頻監控為核心的視頻采集硬件廠商主要有??低?、大華股份等企業,是以視頻為核心的智能物聯網解決方案和大數據服務提供商。
根據IHS報告,2017年中國專業視頻監控設備市場規模為72.8億美元,占全球比重已經超過44%,其中海康威視連續7年蟬聯視頻監控行業全球第一,擁有全球視頻監控市場份額的22.6%。2018年中國專業視頻監設備市場規模約為8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按照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8年人民幣兌美元平均匯率6.61741)529.4億元。2018年,??低曉谝曨l監控前端產品和后端產品共取得308.6億元的營業收入,占全國市場份額達到58.3%,站在我國視頻采集硬件的第一梯隊。大華股份作為老牌安防企業,2018年在產品領域取得97.6億元的營業收入,占比約18.4%;蘇州科達在視頻監控領域取得營業收入11.61億元,占比2.2%。
目前??低暤囊曨l監控前、后端產品均維持著10%的增長速度,在我國AI智能高速發展的情況下,公司將加強后端產品和AI、大數據等技術的融合,同時前段產品中進一步突破成像、補光等技術。
人臉識別:中國企業占據全球領先地位
人臉識別是基于人的臉部特征信息進行身份識別的一種生物識別技術,主要用攝像機或攝像頭采集含有人臉的圖像或視頻流,并自動在圖像中檢測和跟蹤人臉,進而對檢測到的人臉進行臉部的一系列相關技術。人臉識別與視頻監控有著緊密的聯系,在我國智慧城市的智慧安防、智慧金融、智慧交通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是我國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支撐技術之一。
目前我國排名前列的人臉識別企業主要有曠視科技、商湯科技等專門成立從事人臉識別技術研發應用的創業型公司,老牌的安防及上市企業如??低?、大華股份、川大智勝、歐比特等,同時還有互聯網巨頭騰訊、阿里、百度以投資或自有研發團隊的形式進入人臉識別領域。
人臉識別技術的核心是算法,算法負責人臉特征的提取,并與庫存的已知人臉進行比對,完成最終的分類,這是整個人臉識別最重要的過程,目前中國企業已經在算法領域取得了全球領先的地位。根據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的2018年全球人臉識別算法測試(FRVT)最新結果,2018年共有來自全球的39家企業和機構參與競賽。在最新排名中,前五名算法被中國公司包攬,顯示出了中國公司強大的競爭力。其中依圖科技算法包攬前兩名,商湯科技獲得第三第四名,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獲得第五名,曠世科技算法獲得第八名。
芯片產業:華為海思穩占芯片設計龍頭地位
芯片一般是指集成電路的載體,也是集成電路經過設計、制造、封裝、測試后的結果,通常是一個可以立即使用的獨立的整體。芯片作為信息處理的硬件,是實現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支撐。根據中國半導體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集成電路(芯片)產業銷售額達到6532億元,同比增長20.7%,其中設計業占比38.6%,芯片制造占比27.8%,測試封裝占比33.6%。
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數據顯示,我國芯片設計業在芯片產業中的占比最高,2018年銷售收入為2519.3億元。根據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發布的中國十大芯片設計企業榜單數據來看,2018年我國十大芯片設計企業中,營收規模超10億美元的企業有3家。其中,華為海思以503億元的營業收入高居榜首,按照中國2018年芯片設計2519.3億元的規模計算,華為海思在國內芯片設計業中的占比20%,豪威科技市場占比4.0%,清華紫光展銳占比4.4%。中興微電子在2018年受到母公司中興禁運事件影響,以及晶片出貨下滑的沖擊,營業收入有所下滑,2018年占比2.4%。
近年來,隨著中國互聯網的快速推進,智能化社會的建設下,對各種芯片的需求量不斷擴大,但是我國芯片對外依賴程度較高,2018年我國進口集成電路4175.7億塊,出口2171億塊,凈進口超過2000億塊。目前,在國內各類型芯片中,國外廠商占據著重要地位,在手機處理芯片領域高通、AMD等國外企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我國多數手機廠商采購高通芯片,但是華為海思近年來加大研發投入,已經推出麒麟處理器和5G巴龍處理器,國內廠商的追趕步伐加快。
軟件產業:入圍企業門檻提高,四大梯隊已經形成
軟件是指與計算機系統操作有關的計算機程序、規程、規則,以及可能有的文件、文檔及數據。隨著我國互聯網的廣泛應用和深入推進,我國軟件產業不斷壯大。同時,在智慧城市建設中,不論是電子政務還是智慧交通、智慧安防、智慧物流的建設,都離不開軟件的支持。
根據2018年工信部發布的《2018年(第17屆)中國軟件業務收入前百家企業榜單》顯示,軟件百家企業入圍門檻為軟件業務年收入16.2億元,比第十六屆提高1.7億元,增長11.9%;2017年共完成軟件業務收入7712億元,比第十六屆增長16.5%。
根據榜單顯示,以華為為首的13家企業軟件業務收入已經突破100億元,形成了我國軟件行業的第一梯隊;以軟通動力、中車時代電氣、東華軟件為首的企業,憑借40億-100億元的軟件業務收入位居第二梯隊;以民航信息網絡股份公司、中興軟創、曙光股份等為代表的其余百強上榜企業形成了第三梯隊;榜外的眾多規模相對較小的企業形成了我國軟件業的第四梯隊。
運營服務:中國移動占比超過50%
智慧城市的建設離不開對網絡的應用,換句話說,沒有互聯網的應用就沒有智慧城市的建設,目前我國網絡通信主要掌握在電信運營商手中。在智慧城市建設廣泛應用的無賴女王中,電信運營商的位置處在物聯網三個層次的傳輸層中,從最初的硬件設備到最后的應用端,電信運營商始終牽頭兩邊,搭橋上下游資源和應用。運營商作為通信網絡的建設和運營者,在智慧城市建設方面占據著重要地位。
目前我國四大基礎電信運營商中,中國移動占比超過50%,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占比分別為26.9%和20.3%;中國廣電2016年取得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成為我國第四大基礎電信運營商,但是目前市場占比僅在1.2%左右。
2019年6月6日,工信部同時向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和中國廣電四大運營商發放5G商用牌照,隨著5G商用時代的到來,中國廣電有望在萬物互聯的時代擴大市場份額。
解決方案:華為領銜,阿里、騰訊發展迅速
在智慧城市的建設中,智能交通、智能安防、智能醫療等具體行業將得到同步發展。智慧城市發展需要更強大的城市建設“大腦”——智慧化的電子政務,根據城市發展的實際需求,制定各行業相關的技術標準和平臺協議,打破傳統部門之間的數據孤島和行政隔閡,實現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和業務協同,讓人民群眾能夠享受到“一窗受理、集成服務”、“一網申請、快遞送達”、“一號咨詢、高效互動”的高效便捷式服務。同時也更加需要一個完整的智慧城市建設的系統解決方案。
目前華為、中國電信、新華三、浪潮等企業在電子政務與智慧城市解決方案提供商排名中較為靠前,未來有望在電子政務行業占據一定的市場份額。
發展前景:巨頭企業資源將愈發集中
2016年12月,國務《“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明確了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行動目標:“到2018年,分級分類建設100個新型示范性智慧城市;到2020年,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取得卓著成效”。
隨著我國智慧城市的不斷建設,在硬件、軟件、運營與解決方案服務方面的需求擴大,行業的巨頭企業憑借技術和規模優勢,將進一步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我國視頻監控領域,??低曇呀浱幱陬I先地位;人臉識別中獨角獸企業發展迅速,人臉識別算法全球領先;軟件業和芯片業中,華為均處在領軍地位;在運營服務方面,中國移動憑借龐大的電信服務網絡占據著一般的市場份額,且在5G方面有著較多的技術研發,未來在智慧城市運營服務中仍將占據重要地位。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智慧城市建設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決策支持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智慧城市建設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智慧城市建設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智慧城市...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