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球制藥企業TOP 50榜單公布:輝瑞穩居第一 中國2家藥企首次上榜【組圖】
美國輝瑞連續四年穩居榜首
根據全球制藥企業50強榜單顯示,輝瑞公司依靠453億美元銷售額再度位居榜首,這已經是輝瑞連續四年“霸榜”,羅氏和諾華分別位居榜單第二和第三位。總之除了第一位輝瑞保住了第1名的位置,英國葛蘭素史克(GSK)保住了第8名位置外,受超級大并購的影響,其他名次今年變化較大。
研發支出方面的調整也比較大。2018年瑞士羅氏(98.03億美元)研發支出依舊名列第1位,美國強生以84.46億美元從第6名躍居第2名,瑞士諾華(81.54億美元)排名第3位。
從全球藥企的國家數量分布看,2018年全球TOP50制藥企業中,美國的企業數依舊遙遙領先,達到17家。日本以8家藥企位列第二,德國位居其后,有5家企業入圍。總體看來,全球制藥巨頭格局仍然以美、日、德三國為主導。
美國入榜藥企銷售額占比45.4%
從銷售規模來看,2018年瑞士、日本、以色列、加拿大和印度的入榜藥企銷售收入額較上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印度的降幅最大,達到42%。2018年美國躋身全球TOP50藥企的17家企業中,處方藥銷售總額達到3090.34億美元,同比增長5.94%,占全球前五十藥企銷售總額的45.4%,在全球藥企中具有較強競爭地位。排名第二的瑞士入圍企業雖只有羅氏和諾華兩家,但兩家企業2018全年銷售收入均超過400億美元,總銷售額高達880.33億美元,占全球TOP50藥企銷售總額比重達12.93%,瑞士藥企的全球競爭力不言而喻。
除美國、瑞士外,其余國家入圍藥企的銷售額占比均不超過10%。由此可見,全球制藥行業市場已經形成較為穩定的企業格局。
各國藥企研發支出整體下降 美國仍位第一
從研發費用方面看,各國藥企的研發投入較2017年整體呈現下降趨勢,但是美國企業依舊排名首位,2018年17家藥企研發投入總額達606.42億美元,同比增長17%;比利時的制藥企業逆勢增長,全年研發支出13.71億美元,同比大幅增長224.88%。
2018年排名前五的美國、瑞士、日本、英國和德國入榜藥企研發投入占本國入榜企業全年銷售額比重均在20%左右,其中日本占比最高,達到22.14%。2018年,以色列、加拿大、印度和西班牙入圍藥企的研發投入均較上年出現大幅下滑,下滑幅度分別為75.63%、72.02%、73.12%、65.24%。
中國生物制藥與恒瑞醫藥首次入圍
2019年的全球TOP50藥企榜單中,中國有兩家藥企首次入圍,分別是中國生物制藥和恒瑞醫藥,依次名列榜單第42位和47位。
據年報顯示,中國生物2018年全年收入208.89億元(+41%),盈利90.46億元(+316.7%),共有33個品種全年銷售收入超過1億元,其中4個品種銷售額超過10億元,包括潤眾(恩替卡韋分散片)、天晴甘美(異甘草酸鎂注射液)、凱芬(氟比洛芬酯注射液)、骨化三醇膠囊。
另一家上榜企業恒瑞醫藥財報顯示,該公司2018年營收174.18億元(+25.89%),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40.66億元(+26.39%)。根據TOP50的榜單來看,恒瑞2018年艾坦、多西他賽、奧沙利鉑三款重磅藥物的銷售額分別是3.03億、2.09億和1.04億。
中國兩家藥企入圍全球TOP50排名,說明中國制藥行業的全球地位正在逐步提升。盡管中國生物與恒瑞醫藥目前尚不能與全球頭部藥企相抗衡,但從其研發投入上看,我國制藥行業自主研發能力將不斷增強,從“仿制”逐步走向“創造”。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生物制藥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生物制藥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生物制藥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