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鐵路行業發展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2020年旅客發送量預計達40億人次【組圖】
高速鐵路營業里程全球第一
隨著我國《鐵路“十三五”發展規劃》、《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規定》等的出臺,我國鐵路建設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周期。目前以“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為骨架的國家快速鐵路網基本建成,中西部路網骨架加快形成,綜合客運樞紐同步完善。截至2018年末,我國鐵路營業里程約為13.1萬公里,其中高速鐵路營業里程達到2.9萬公里,位居全球第一位。
從當前正在規劃修建的鐵路來看,主要以“政府+銀行貸款”為主,以上海-蘇州-湖州鐵路為例,正線全長163.54公里,設站6座,其中新建4座,項目總投資367.95億元,其中工程投資356.25億元,動車組購置費11.7億元。其投資額由自有資產、上海市、江蘇省、鐵路總公司和銀行貸款五部分構成,上海市財政出資34.9億元,鐵路總公司出資51.1億元,江蘇省出資31.4億元,剩余通過銀行貸款。
2020年旅客發送量預計將達40億人次
鐵路交通系統以其分布廣而密,價格相對較低的優勢,每年在人、物運輸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根據國家鐵路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鐵路完成旅客發送量33.75億人,同比增長9.4%;國家鐵路完成33.17億人,同比增長9.2%,其中動車組發送量為20.05億人、同比增長16.8%。
2017年12月國家發改委下發《關于深化鐵路貨運價格市場化改革等有關問題的通知》,鐵路集裝箱、零擔各類貨物運輸價格,以及整車運輸的礦物性建筑材料、金屬制品、工業機械等12個貨物品類運輸價格實行市場調節,由鐵路運輸企業依法自主制定。這一政策的辦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國鐵路貨運量連續下滑的窘境。
根據國家鐵路發布的數據顯示,2014-2016年,鐵路貨運量經歷了連續3年的下滑后,2017-2018年中國鐵路總貨運形勢開始逆轉,連續大幅上揚。一直以來,煤炭是鐵路貨運量的保障,煤炭運量的好壞直接影響鐵路貨運量的走勢,而2014-2016年正是中國煤炭去產能的關鍵時期,全國的煤炭的運輸量減少,從而導致了鐵路貨運量的下跌。2018年全國鐵路完成貨物發送量40.26億噸,同比增長9%。
另外,隨著我國已進入“十三五”鐵路規劃的關鍵時期,2019年及2020年預計將成為我國鐵路通車高峰時期。根據2019年1月中國鐵路總公司召開的工作會議,計劃2019年投產新線6800公里,其中高鐵3200公里,兩項指標均較2018年存在較為顯著的增長。預計到2020年,我國旅客發送量預計達40億人次,貨運量達37億噸。
以上數據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鐵路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鐵路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鐵路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鐵路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做...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