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小微企業融資現狀分析 融資難、融資成本高【組圖】
小微企業金融服務仍是我國金融服務的薄弱環節。特別是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以來,在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下,金融服務供給與小微企業融資需求之間仍然存在差距和不匹配的情況,小微企業普遍融資難、融資成本高。
小微企業撐起國民經濟半邊天
2018年6月,央行行長曾在陸家嘴論壇上披露一組數據,截至2017年末,小微企業法人約2800萬戶,個體工商戶約6200萬戶,中小微企業(含個體工商戶)占全部市場主體比重超過90%,貢獻了全國60%以上的GDP和50%以上的稅收。
小微企業融資需求得不到滿足
小微企業金融服務仍是我國金融服務的薄弱環節。特別是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以來,在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下,金融服務供給與小微企業融資需求之間仍然存在差距和不匹配的情況。但小微企業因生產規模小、資本實力不足、經營風險高等問題使得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一直存在,其貸款比重和市場經濟主體地位極不匹配。2019年6月24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首次發布《中國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白皮書》。白皮書顯示,截至2018年末,我國小微企業法人貸款余額26萬億元,占全部企業貸款的32.1%。
銀保監會方面表示,截至2019年6月,有貸款的小微企業是660萬戶,占正常經營的小微企業的戶數大概在25%左右;對個體工商戶貸款的戶數有1200萬戶,占整個個體工商戶貸款覆蓋率大概是16%。
小微企業融資成本較高
從企業融資渠道來看,包括了信貸、銀行承兌匯票、企業債、信托貸款、小額貸款、P2P、民間融資等方式。根據銀保監會數據顯示,銀行信貸以及銀行 承兌匯票的融資成本最低,約為 7%、6%;而P2P、民間融資的成本相對高,約為15%、16%。但對于小微企業來說,銀行信貸獲得難度最大,次之的企業債券發行方式中,中小企業往往無法達到當前企業發債的標準。為了滿足生產經營需求,小微企業不得不尋求較高成本的P2P、民間融資渠道。
銀行“不愿貸、不敢貸”的深層次原因
對于商業銀行而言,以往服務傳統產業的押品模式、風控模式與思維慣性下,小微企業生命周期短,盈利水平不穩定,信息難掌握、不對稱導致信用水平不高,是銀行靠賺取存貸差實現穩健運營的劣質客戶群。截至2019年5月末全國金融機構單戶授信1000萬元以下小微企業貸款不良率是5.9%,比大型企業高出4.5個百分點,比中型企業高出3.3個百分點,不良貸款率高是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根本原因。
以上數據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小額貸款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統計近五年小額貸款行業運行數據,第一部分全面地分析了小額貸款公司當前的運行狀況;由于未來小額貸款行業面臨的形勢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因此第二部分在未來發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