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網絡借貸行業市場概況與發展趨勢 行業人氣明顯下降【組圖】
一方面,2018年我國P2P網貸行業跑路事件持續發酵,以錢寶網、唐小僧等為代表的大型P2P平臺先后淪陷,行業加速出清,截至2018年底,我國P2P網貸行業累計平臺數量達到6430家,其中停業及問題平臺數量5409家,占比高達84%,這就使得我國互聯網金融風險加速暴露,而為了有效控制風險,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應對政策。另一方面,2018年我國P2P網貸行業人氣明顯下降,出借人數余借款人分別約為1331萬人和1992萬人,較2017年分別下降22.3%和11.2%。但是從平均借款期限來看,2018年行業平均借款期限達到12.65個月,創下近幾年歷史新高。
P2P跑路事件持續發酵,互聯網金融風險加速暴露
2018年年初以來,我國P2P平臺失聯、提現困難、暫停運營等風險事件不斷,以錢寶網、雅堂金融、唐小僧、聯璧金融為代表的大型P2P平臺先后淪陷,行業加速出清。截至2018年底,我國P2P網貸行業累計平臺數量達到6430家,其中停業及問題平臺數量5409家,占比高達84%;正常運營平臺數量為1021家,占比僅16%。
由于P2P跑路事件的頻繁爆發,引發了我國互聯網金融風險加速暴露,為有效控制風險,在最大程度上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應對政策。2018年4月央行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領導小組辦公司發布《關于加大通過互聯網開展資產管理業務整治力度及開展驗收工作的通知(整治辦函【2018】29號)》;8月央行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領導小組又頒布《關于報送P2P平臺借款人逃廢債信息的通知》,嚴厲打擊借款人的惡意逃廢債行為。在一系列政策舉措下,互聯網金融風險得到有效的控制,而2018年P2P網貸行業的發展亂象也引發了我們的反思:好的理財產品供給不足,在正規金融體系內,現有金融產品無法有效滿足投資者的差異化需求。
行業人氣明顯下降,但平均借款期限創新高
我國P2P網貸行業從野蠻生長逐漸步入合規發展的進程中,衍生出了各式各樣的業務類型,比如首付貸、車抵貸、消費分期、供應鏈金融等,但隨著行業各類業務風險的不斷顯現,不少業務受到了監管的明令禁止,首付貸、校園貸、現金貸等風險較高的業務形態接連被叫停,退出P2P網貸行業舞臺。
而現階段我國P2P網貸行業的借款人是由個人和企業構成,以此作為出發點,將個人借款人根據是否有抵押物分為個人信貸和個人抵押貸,其中個人信貸主要指的是沒有抵押物的個人消費貸款,包括消費分期、信用借款等;個人低壓貸款包括車抵貸、房抵貸、藝術品質押等。
網貸之家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我國P2P網貸行業中個人信貸業務類型貸款余額占比達到84.49%,是當前P2P網貸行業最主要的業務形態;其次是企業貸的貸款余額占比為10.14%;個人抵押貸占比最低,僅為5.37%。由此可以看出,個人信貸已然成為網貸行業的重要支柱,這主要是因限額令的要求,限制了大額業務的開展,同時也有不少平臺轉型至具備小額分散特征且行業壁壘較低的個人信貸業務,致使近兩年個人信貸業務快速發展。
從借款行為主體構成來看,2018年我國P2P網貸行業出借人數余借款人分別約為1331萬人和1992萬人,較2017年分別下降22.3%和11.2%。由此可見,我國P2P網貸行業人氣出現了明顯下降,而出現這一現象主要與P2P網貸行業的風險事件爆發,成交、人氣受較大影響有關。
2018年我國P2P網貸行業平均借款期限為12.65個月,相比2017年拉長了3.49個月。從2014年開始我國P2P網貸行業的借款期限一直呈現拉長的趨勢,這主要是因為隨著行業發展趨于成熟,打著“期限短、高利率”旗號的小平臺逐漸清退,當前正常運營平臺尤其是大體量品平臺,更傾向于發布長期項目標的,從而帶動行業平均借款期限拉長。
更多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將幫助互聯網企業、學術科研單位、金融機構、投資企業準確了解互聯網金融行業最新發展動向,及早發現互聯網金融行業市場的空白點,機會點,增長點和盈利點……,前...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