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水運建設行業現狀和市場前景分析,海洋運輸在水上運輸中地位舉足輕重【組圖】
一、水運在我國交通中占有重要地位
水運工程建設行業,指水上旅客運輸、水上貨物運輸及水上運輸等運輸線路的建設活動。水運在我國交通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據《2018年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統計公報》:2018年我國水路完成客運量2.80億人,占我國交通客運量的1.56%;水路完成貨運量70.27億噸,占我國交通貨運量的13.88%。預計2019年,我國水路完成客運量達2.9億人,占我國交通客運量的1.66%;水路完成貨運量達72.31億噸,占我國交通貨運量的13.83%。
二、海洋運輸在水上運輸中地位舉足輕重
海洋運輸業是海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海洋運輸業對海洋經濟增長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制定發展海洋運輸業的合理政策,可以達到促進海洋經濟發展的目的。發展海洋運輸業是促進海洋經濟增長的重要方式和有效手段。海洋運輸業是海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與經濟貿易結構、所處的國際政治經濟環境、國家發展戰略以及地理歷史條件等方面,都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從沿海港口數量來看,2018年沿海港口生產用碼頭泊位5734個,占全國生產用碼頭泊位數(23919個)的23.97%;其中沿海港口萬噸級及以上泊位2007個,占全國港口萬噸級及以上泊位數(2444個)的82.12%。
從海洋運量來看,2018年我國海洋運輸凈載重量為5314.73萬噸,占水上運輸凈載重量(25115.29萬噸)的21.16%。
三、水運建設投資規模呈下降趨勢
2011-2018年我國水運建設投資規模整體呈下降趨勢,分市場來看,沿海投資規模呈下降趨勢,內河近年來投資規模不斷上升中。2018年完成水運建設投資1191億元,比上年下降3.8%。其中,內河建設完成投資628億元,增長10.3%;沿海建設完成投資563億元,下降15.8%。預計2019年我國水運建設投資規模下降至1232億元,其中沿海建設投資規模為592億元,內河建設投資規模為640億元。
四、“十三五”期間水運需求進入中速增長階段
“十三五”期間,我國繼續以“興內河、優港口、強海運”為著力點,加快水運結構調整步伐,提升水路交通科學發展水平,為2020年總體實現水路交通現代化奠定基礎。“十三五”期水運結構調整的總體思路和六大主要任務,即:建設海運強國,打造黃金水道,推進港口轉型升級,加強集疏運體系建設,發展現代水路運輸服務,提升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強綠色平安發展,完善法規規范。
“十三五”期間外需、投資對水運需求增長的拉動強度明顯減弱,水運需求進入中速增長階段。預計2020年國際、國內海運量分別為44億噸和24億噸,“十三五”年均分別增長4%和5.3%;2020年沿海港口貨物吞吐量為115億噸,年均增長4.1%;內河水運量為75億噸(含江海運量21億噸),年均增長7.5%,各項增速較“十二五”均明顯下降。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水運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水運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水運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做...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