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荒”背后潛藏人資服務大市場
春節將至,各地年底“用工荒”的難題如約而至,快遞、餐飲、家政等行業出現高薪留人甚至加薪都留不住人的局面。國內某快遞公司打出萬元月薪招聘快遞員的“懸賞”,依然難以招到員工,該公司副總裁直言,“高新不是問題,問題是高薪也留不住人才。”
改革開放以來,借助“人口紅利”的優勢,我國經濟發展突飛猛進。近年來,隨著國際經濟的風云變幻,以及國內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我國“人口紅利”正逐漸喪失,“招工難”等社會問題卻接踵而至。
“人力資源相對過剩”與巨大的“用工缺口”之間,形成人力資源服務業巨大的生存和發展空間。
龐大的人資服務市場
狹義的人力資源服務等同于人力資源中介服務,主要指獵頭公司、人才和勞動力市場提供的服務。獵頭公司主要為高級人才提供服務,人才和勞動力市場主要為初、中級人才提供服務。
新型的人力資源服務主要包括人力資源管理體系設計、崗位設置、人員招聘、培訓與發展、薪酬福利、績效考核及薪資福利管理、能力評估等。
我國作為一個人力資源大國,人口規模自改革開放的30多年來增長了近40%,截至2010年末已經達到13.41億人,其中就業人口約60%,近8億人。此外,我國每年新增勞動力人口達上千萬人,其中包括600萬大學畢業生以及數百萬向城鎮轉移的農村富余勞動力。
1978-2010年中國總人口規模及就業人口規模(單位:萬人)
資料來源:《中國人力資源服務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2010年全國就業人口總量為76105萬人,其中第一產業就業人口為27930萬,第二產業就業人口為21842萬人,第三產業就業人口為26333萬。
目前,我國人力資源服務行業規模已經達到近千億元。我國人力資源服務行業已經形成了國企、外企、民企多種性質服務企業全面競爭的市場格局,并形成了招聘外包、培訓外包、薪酬外包、福利外包、員工健康管理外包等全方位的外包服務體系。
2011年,我國提出將在“十二五”時期大力扶持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并實施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推進計劃。可以預見,我國的人力資源服務將迎來更好的發展機遇和更廣闊的市場。
網絡招聘發展迅速 獵頭服務異軍突起
據中國對外服務工作行業協會統計,2010年全國人才服務企業總營業收入已近800億元,該協會下屬的139家會員單位中,上海外服、中智公司、北京外企等3家人力資源服務企業的銷售規模均接近或超過200億元人民幣,其中上海外服以292億元位列第一。
目前,全球人力資源服務機構50強前10名企業中,幾乎全部都已在中國設定辦事機構開展業務。未來,中國市場將成為全球人力資源服務市場的主要增長引擎,并會逐步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人力資源服務市場。
而在我國的人力資源服務市場,除了傳統的現場招聘外,網絡招聘和獵頭服務成為發展最為迅速的人力資源服務方式。
2010年中國網絡招聘市場規模近17億元,預計2011年將突破22億元,未來5年將實現年均25%-30%的增長速度,中國網絡招聘市場長期發展趨勢樂觀。
在當今的網絡招聘市場,市場集中度較高,呈現前程無憂、中華英才網及智聯招聘三分天下。
三大巨頭中,智聯招聘自1997年創立以來一直處于虧損狀態,2010年首次實現盈利,其中網絡招聘業務收入實現了80%的增長。而前程無憂2010年則實現收入10.90億元(約合1.65億美元),首次躋身“10億元品牌企業”,其中網絡招聘業務增長了60%;前程無憂在收入增長33.4%的同時,凈利潤增長108.6%,達到2.35億元。
2011年11月,前程無憂公布的三季報顯示,該公司2011年第三季度營收3.43億人民幣(5382萬美元)2010年同期為2.71億人民幣,同比增長26.4%;凈利9750萬人民幣(1529萬美元),2010年同期為6294萬人民幣,同比增長54.9%。
近年來,我國經濟持續較快發展,對職業經理人等高端人才的需求日益擴大,獵頭業務的市場規模快速擴展,成為國內人力資源服務利潤最客觀的服務項目之一。
獵頭公司往往以其高素質的人才的較高的人工成本,來獲取高于平均水平的利潤。目前,標準獵頭服務的收費約為人才年薪的25%-30%。獵頭公司與招聘企業簽訂合作協議后,企業預付服務費總額的30%作為委托金,合格人才報到時企業支付剩余的70%。此外,獵頭公司也會與用人企業開展長期合作,雙方簽訂長期合作協議后,企業預付3-5萬元委托金支持獵頭年度運作,企業每面試合格錄用一個職位人才,支付該職位全部服務費的80%;試用期滿合格后結清剩余的20%。合約期滿予以結算。
目前,中國的獵頭機構共由以下六部分組成:占中國整個市場8.7%的外資獵頭、占中國市場1.6%的合資獵頭、占中國市場10.4%的國有獵頭、占中國市場60.6%的民營獵頭;及占中國市場6.4%操作外資獵頭業務的“地下獵頭”、占中國市場12.3%開發本土業務不按規則操作的“黑獵頭”。
人資服務業仍大有可為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測算數據顯示,未來三年我國人力資源服務行業以年均復合增長率15%計算,規模最小能達到1216.7億元,而以最大25%的年均復合增長率計算為1562.5億元,綜合以上,保守預估未來三年我國人力資源服務市場規模將達到1200億元至1600億元之間。這與目前的800億元的規模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2011年8月,人力資源媒體公司HRoot在上海發布“2011全球人力資源服務機構50強”榜單,上榜門檻從1039萬美元提高至1652萬美元,總部位于瑞士的德科集團(Adecco)繼續領跑,營業收入高達24.821億美元,增幅為26.08%,全年營業利潤達8.87億美元。萬寶盛華(Manpower)及任仕達(Randstad)以188..66億美元和188.65億美元分列二、三位。我國最大的人力資源服務企業中智集團(CIIC)以33.62億美元位列第八。
2010年全球前50強企業的財年營業收入高達1144.3755億美元,而我國同期人才服務企業總營業收入僅為800億元,這與我國龐大經濟規模和人力資源市場極不匹配,同時也表明我國人力資源服務市場的潛力巨大。
前瞻產業研究院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國內人力資源服務企業數量約為4.9萬家,其中絕大多數都是民營機構。在上海,目前民營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比重超過70%。
2011年,我國提出將在“十二五”期間大力扶持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并實施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推進計劃。隨著我國經濟地持續快速發展,預計未來我國的人力資源服務將在政策的扶持下,有望迎來新一輪的快速發展。
前瞻產業研究院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研究員劉吉偉指出,我國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發展面臨良好的政策環境和市場機遇,人力資源服務企業應加快自身調整,積極推進產品和企業升級,并全面、準確地把握整個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的市場走向和發展趨勢,從而在競爭中贏得先機。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品牌、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