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勢而為,打造3000億節節能減排服務業
節能服務是指根據客戶對能源利用的要求,借助于供給、分配、轉換及利用環節,提供盡可能有利于環境、經濟實惠的完整的解決途徑。節能服務通常采取合同能源管理的方式,實現一種集前期各種診斷設計、中期融資采購、安裝、后期節能測定跟蹤服務為一體的系統服務。
節能減排催生節能服務
2011年是“十二五”計劃的開局之年,但中國的節能減排恐將迎來一個目標落空的結果。國家發改委要求,在節能方面,2011年要完成單位GDP能耗下降3.5%的目標。但據相關報道數據顯示,2011年前三季度,單位GDP能耗下降1.6%,與全年3.5%的目標相距甚遠。
中國2011節能減排為何難以實現?前瞻資訊產業研究院能源行業研究小組認為,這主要是因為2010年部分省市為了沖刺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實施了一些非常手段,控制了部分產業的生產,于是到2011年這些高耗能產業的產量都出現了井噴式反彈。
2012年1月10日,全國能源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初步確定 “十二五”期間我國能源消費總量目標控制在41億噸標煤左右,用電量控制在6.4萬億千瓦時。而此前我國各省份實際上報的能源消費預期總量超過了50億噸標煤,遠超過國家能源局期望的41億噸目標。
在這異常嚴峻的局面下,我國有必要把節能作為煤炭、石油、天然氣和非化石能源之后的第五大能源系統加以扶持,發展壯大節能服務產業。目前,我國重點行業單位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10%~20%,節能改造壓力大,但潛力也大。
順勢而為,打造3000億新產業
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節能減排工作,在目前嚴峻的節能減排形勢下,制定了一系列節能減排的法律法規及約束性指標,同時也有禮推動了我國節能服務產業發展迅速。
2011年4月,在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的意見》之后,國家對節能服務公司開展了備案登記,各部委和地區紛紛對產業加大的扶持力度,不僅合同能源管理推廣工程首次作為國家重點節能工程,節能服務產業發展也首次納入國家發展規劃。
同年8月,國務院印發的《“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明確將“合同能源管理推廣工程”列入節能重點工程,并提出“十二五”時期將形成3億噸標準煤的節能能力。
2011年12月14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舉行,“強化節能減排政策引導,加快建立節能減排市場機制。”成為今年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之一。
這些都為合同能源管理和節能服務產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機會,節能服務產業發展規劃也逐漸明確。
據前瞻資訊產業研究員數據檢測中心的監測數據顯示,截止到2011年底,全國從事節能服務業務的公司數量將近3900家,其中備案節能服務企業1719家,實施過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的節能服務公司1472家,比2010年的782家增加了88.23%,節能服務產業產值首次突破1000億元人民幣,達到1250.26億元,比2010年同期增長49.5%。
其中,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投資額從2010年的287億元的基礎上增長到412.43億元,增加了43.45%,實現的節能量達到1648.39萬噸標準煤,行業從業人數也有大幅度增加,從原來的175000人,增加到378000人,增加116%。
根據相關規劃預測,到2015年,國內節能服務產業大軍中,將出現年產值達5億元的企業50家,年產值達2億元的企業100家,整個節能服務產業年產值將突破3000億元,其中EMC項目產值達1500億元。
前瞻資訊產業研究院能源行業研究小組認為,節能服務產業符合當前節能環保的理念,將有望成為跨越能源與服務業領域的新興產業。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