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種紙引領造紙行業轉型升級
在今年的“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前中國女首富、世界最大的廢紙造紙企業玖龍紙業董事長張茵向大會提交了《進一步加大廢紙資源回收利用、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提案,呼吁建立規范的廢紙回收利用體系。
在全球金融危機余孽未了、歐債危機愈演愈烈的背景下,國內造紙行業產能相對過剩、出口受阻、紙價下跌,關于造紙行業的每一個話題,都足夠吸引眼球。在眾多造紙企業尋求轉型升級之時,特種紙成為重要的發展方向。
世界造紙第一大國
在北美和歐洲造紙行業產銷增長緩慢的同時,亞洲地區快速上升,特別是中國,成為引領全球造紙工業發展的“發動機”。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造紙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000年,中國造紙業的年產量約為3050萬噸,居世界第三,到2011年10月,我國造紙產量已躍居世界首位,產能達到1億多噸,已成為世界造紙第一大國。除生產量快速上升外,中國造紙的消費總量也以18%的速度增長,成為世界第二大消費國,預計到2015年,我國將成為世界紙消費的第一大國。
截至2011年末,我國機制紙及紙板制造行業企業達到3050家,其中小型企業2657家,占87.11%;中型企業360家,占11.8%;大型企業33家,占1.08%。我國造紙總量雖多,但是造紙企業較為分散,產能落后的中小企業比例過高,導致中國造紙業整體上較為落后,高耗能高污染的問題非常嚴重。為此,我國于2006-2010年間,已陸續淘汰了1000萬噸左右落后造紙產能,到2011年淘汰落后產能達832萬噸,淘汰量顯著加大。
近年來,我國造紙業的清潔生產技術也取得了較大的進步,特別是造紙化學品的發展、大型高速紙機的引進和開發,木漿和廢紙利用率的提升,都大大降低了造紙用水量和污染物排放。
在參與國際競爭上,自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中國的造紙業也開始積極走出國門。在紙及紙板出口方面,中國已從2000年的出口65萬噸發展到2010年的405萬噸。特別是進入“十一五”后,出口增速大幅度提高。
未來,經濟增長、產業結構、人口、城鎮化是推動紙張消費的主要驅動因素。到2015年,預計全國紙及紙板消費量將達到11470萬噸,比2010年年均增長4.6%;紙及紙板總產能將達到13000萬噸左右,總產量達到11600萬噸,年均增長4.6%。
受到資源、環境、效益等方面的約束,世界造紙工業加快技術進步,朝著高效率、高質量、高效益、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現代化大工業方向持續發展,呈現出企業規模化、技術集成化、產品功能化、生產清潔化、資源節約化、環保低碳化、林紙一體化、管理信息化和產業全球化,以及綠色發展的突出特點。這也將成為我國造紙工業未來發展的趨勢,但是,我國雖已成為世界造紙大國和消費大國,但離造紙強國依然存在較大差距。
在發展可循環造紙中,廢紙資源回收利用成為擴展原料來源、節能環保的重要舉措,但目前,我國廢紙回收利用仍然不足。目前,世界廢紙回收量已由 2005 年的 1.826 億噸提高至于2010年的 2.234 億噸,回收率達到 2010 年的 56.6%,發達國家回收率普遍超過 60%,韓國、德國超過 80%,而我國僅為 43.8%,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前瞻資訊產業研究院造紙行業研究員羅娟指出,特種紙產品具有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以及節能環保的特點,非常契合時下世界范圍內正在大力倡導的低碳經濟理念,特種紙行業是比較典型的朝陽產業。
特種紙引領行業轉型升級
特種紙需要獨特的加工手段和專門的技術來制造,加工工序復雜、技術難度大、控制精密度高、生產設備特殊、固定投資高,因而較普通紙具有更高的附加值,產品品種較多。目前,世界上特種紙的單品品種有10萬種,應用領域包括電力、電子、汽車、建材、農業、航空、航天、醫療、食品、裝飾等眾多方面。
全球特種紙行業的產量約1400萬噸/年;而在北美地區,年產量超過300萬噸,約占全球總產量的23%。而目前,國產特種紙的產量仍然較低,遠遠未能滿足我國特種紙的使用需求,國內特種紙供應存在較大缺口。2010年和2011年,中國特種紙行業進口總量分別為20.06萬噸和20.15萬噸,2011年較上年增長了50.14%
除了成品特種紙,在占紙張成本70%左右的原材料方面,我國特種紙存在較高的對外依存度。目前,我國特種紙原料主要依靠進口,其中木漿對外依存度高達60%-65%,自產木漿所使用的木片也有近50%依靠進口;進口廢紙對外依存度為45%-50%,而世界紙漿行業已基本被少數幾家跨國紙漿廠所控制。原材料價格的波動,也成為國內特種紙企業面臨的主要風險。
目前,我國特種紙行業大多處于仿制階段,缺乏陸地的研發能力,在特種紙及功能紙的紙品性能上,明顯落后于美國、日本、歐洲等造紙強國。隨著跨國造紙企業陸續進軍中國特種紙市場,其雄厚的經濟實力、強大的研發能力及高端優質的特種紙產品,將對我國特種紙市場造成巨大的沖擊。
我國特種紙制造起步較晚,國內特種紙行業的發展水平相對于發達國家,仍然顯得滯后,特別是在產品技術含量、新產品開發、技術創新及設備改造等方面都亟待提高。
據前瞻資訊產業研究院數據監測中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12月31日,我國特種紙行業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的申請數量分別為4件、4件和83件。從專利申請結構看,外觀設計專利占行業專利申請總量的比重為92%;發明專利的比重較小,反映我國行業創新能力較薄弱。
此外,隨著國內造紙行業的發展,目前,國內造紙行業已經出現產能相對過剩的局面,還同時面臨著原材料成本上漲、節能環保和人民幣升值等風險,行業的整合與轉型升級勢在必行。
隨著我國對特種紙的需求不斷擴大,同時,國產特種紙多數產品具有國際貿易的比較優勢,出口市場前景也比較廣闊,未來特種紙的市場需求有望快速增長。而特種紙作為種類少、批量小、窄用途的品種,技術含量和產品附加值都比較高,非常適合中小企業來生產,是我國眾多中小造紙企業轉型的重要方向。
前瞻資訊產業研究院造紙行業研究員羅娟指出,隨著造紙走向規模化結構調整,很多中小企業在市場競爭中面臨淘汰的境地,唯一出路是進行轉型,生產特種紙或具有比較優勢的紙種,將成為我國眾多中小造紙企業轉型的方向,而信息類特種紙、生活醫療用品類特種紙、產品包裝、防護、標記類特種紙等品種有望得到較好的發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