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山設備市場潛力無限 技術創新成關鍵
礦山設備主要為煤炭、鋼鐵、有色金屬、化工、建材和核工業等部門的礦山開采和原材料的深加工提供先進、高效的技術裝備,該行業是衡量一個國家整體工業實力的重要標志,在經濟建設、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是國民經濟的支柱行業。
近幾年國內礦山設備制造企業發展迅猛,出現了如中信重工、北方重工、鄭州煤機等有活力的大企業,中國礦山設備市場迎來了蓬勃發展的良好局面,近年更是實現了跳躍式的增長。
據前瞻資訊產業研究院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底,我國礦山設備規模以上企業1338家,累計資產總額2237.58億元,同比增長25.02%。2011年全年,我國礦山設備制造行業實現產值2801.24億元,實現銷售收入2736.74億元,同比增長32.55%,實現利潤總額190.33億元,同比增長24.22%。
“十二五”期間,隨著我國能源需求的升溫、城鎮化進程的加速,礦山設備行業市場前景可期。結合2000-2011年中國礦山設備制造業市場規模數據,前瞻預測2015年我國礦山設備制造行業將實現8588億元的市場規模,同比增長29.88%。
2012-2015年中國礦山設備制造業需求規模預測(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資訊產業研究院《2011-2015年中國采礦采石設備制造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盡管中國礦山設備制造行業已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產品品種滿足率已達70%以上。但是,礦山設備制造行業作為傳統的基礎重工業,在發展中面臨的困難較多,技術水平相對國際水平仍較落后,一些國有大中型企業連續出現虧損。
過去,由于一些關鍵配套的缺損,中國的礦山設備市場上大型礦山設備被韓、日、美、歐等外資企業瓜分了部分市場份額。經過近10多年的努力,國內企業在設備的研發生產上已有較大起色。
近年來,我國礦山設備制造行業在產品技術方面保持快速發展,一批大規格、大尺寸、大噸位的新產品相繼研制成功,填補了國內空白,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滿足了國內市場需求。太重研制成功了900噸架橋機、斗容55立方米的大型礦用挖掘機以及1800-2040kW大功率厚煤層電牽引采煤機,中信重機開發了低溫余熱發電技術,北方重工研制的YGC2000/120頂堆側取堆取料機投入市場。這些新產品、新技術的誕生為行業發展注入了活力。
筆者認為,加快整合和通過自主創新走產品高端化之路,是企業適應當前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最好方法。只有通過自主創新之路,才能在國內市場上奪回國際設備廠商手中的份額,同時在國際市場上開拓更大的發展空間。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