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銷售:集團化經銷商優勢明顯
由于國內外經濟不明朗化,加之汽車消費政策取消的調整影響,2011年,我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1841.89萬輛和1850.51萬輛,同比增長0.84%和2.45%,扣除出口和年初年尾的水分,呈現出負增長態勢。其中,自主品牌乘用車共銷售611.22萬輛,同比下降2.56%,扣除出口,國內銷量同比下降5.42%。繼續保持世界汽車銷售強國地位。
去年我國汽車產銷量增速大幅回落,主要受到國家宏觀調控、汽車鼓勵政策退出、上年基數較高和北京等城市限購四方面因素的影響。其中,國家宏觀調控的影響和汽車鼓勵政策的退出,是影響年度汽車銷量增長的主要因素。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1-2015年中國汽車銷售行業發展模式與投資戰略分析報告》顯示,在國內車市總體低迷的大背景下,汽車出口和新能源車成為車市兩大亮點。
據統計,2011年我國汽車出口81.43萬輛,同比增長49.45%,比上年同期增加26.94萬輛,創歷史新高。汽車出口已連續兩年高速增長,在國內市場低迷的情況下,國內企業已越來越重視開發國際市場;2011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為8368輛和8159輛,比2010年有較大幅度的提高。隨著新能源汽車規劃即將推出,今后幾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將會有較大幅度的提高。
從各大汽車生產企業出臺的五年規劃來看,2015年我國汽車廠家的產能規劃總和超過了4000萬輛。要想讓市場實現這一龐大的規劃目標,未來四年車市的平均增速需超過21%。以車市2011年的發展情況看,這是一個根本無法完成的目標。因此,市場下伸、出口和新能源汽車將成為汽車銷售市場的重點。
當前,各大經銷商集團開始步入轉型軌道,涌入到資本和服務市場,挖掘新的增長點,通過不同的方式擴充自身實力。數據顯示,在國家工商局注冊的經銷商超過6萬家,其中75%為單店經營,行業集中度明顯偏低。但是大企業已有較明顯的競爭優勢,百強企業的銷量占比為21%,十強企業的銷量占比為8.8%,均顯著超過店面數量占比。
中國商務部發布《關于促進汽車流通業“十二五”發展指導意見》稱,十二五期間,汽車流通領域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零售百強企業營業額占行業營業總量的比重要超過30%,同時培育30家主營業務超過100億元的區域性汽車流通企業,3-5家超過1000億元的大型汽車流通企業。而2010年中國汽車經銷商排行榜中,超過百億元的一共13家。這也意味著,重點汽車經銷商在“十二五”期間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汽車經銷商的主要收入來自新車銷售、售后維修、二手車銷售、金融服務和精品銷售等。我國新車銷售市場規模約為2-3萬億元,售后維修市場規模超過3000億元,二手車銷售、其他服務業務收入也處于快速增長階段。
前瞻產業研究院汽車銷售行業研究員劉瑞柏表示,我國汽車經銷商行業產業鏈較長,市場空間廣闊,有希望成長出若干家大型龍頭集團。其中,集團化經銷商能夠在競爭中具有明顯優勢,在資金、人員、土地等方面具有更大的靈活性、競爭力,也具有較好的抗風險能力。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