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深度】洞察2021:中國光伏發電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評價等)
我國光伏行業于2005年左右受歐洲市場需求拉動起步,十幾年來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強的跨越式大發展,建立了完整的市場環境和配套環境,已經成為我國為數不多、可以同步參與國際競爭并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本文主要梳理了中國光伏發電行業競爭格局等內容。
光伏發電行業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國內光伏發電行業主要上市公司有保利協鑫(03800.HK),中環股份(002129)、隆基股份(601012)、通威股份(600438)等。
本文核心數據:光伏發電行業市場集中度、競爭格局、五力模型
1、中國光伏發電行業競爭梯隊
光伏發電是我國能源供應體系的重要分支,也是新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2020年光伏發電行業業務收入,可分為3個競爭梯隊。其中,營業收入大于200億元的企業有隆基股份、通威股份;營業收入在100-200億元之間的企業有:中環股份、東方日升、陽光電源、正泰電器;其余企業2020年光伏發電行業業務收入在100億元以下。
2、中國光伏發電行業市場份額和排名
從2020年光伏發電行業的上游多晶硅產量份額來看,永祥股份以21.45%的占比獲得行業第一,其次是保利協鑫,占比為20.26%,排名第三的是新特能源,占比為17.16%。
在光伏組件的角度,根據PV InfoLink供需數據庫統計,隆基以超過20GW的黑馬之姿站上組件出貨量第一的寶座。連霸出貨冠軍多年的晶科退居第二,第三名則是一路穩健布局持續成長的晶澳。排名第四和第五的是天合和阿特斯。盡管出貨排名出現變動,但2020全年出貨TOP 5成員基本上與2020上半年相同。
3、中國光伏發電行業市場集中度
光伏發電行業上游多晶硅產業鏈已形成寡頭局勢,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數據,多晶硅行業CR5從2018年的60.3%提高至2020年的87.5%,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4、中國光伏發電行業企業布局及競爭力評價
光伏發電行業的上市公司中,隆基股份、保利協鑫、中利集團等企業在光伏發電行業業務布局均較為多樣化,涉及到硅片、組件、電站運營等環節。部分上市公司專注于產業鏈某一環節,如清源股份專注于光伏支架。從光伏業務占比看,隆基股份、億晶光電等企業專注于光伏行業,其余部分企業為多元化經營。從競爭力看,隆基股份、通威股份等均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注:保利協鑫暫未公布2020年年報,2020年光伏業務占比僅為預測數據,僅供參考。
5、中國光伏發電行業競爭狀態總結
從五力競爭模型角度分析,目前,我國光伏發電行業屬于新能源行業,光伏發電成本相對于風電、水電和火電等其他方式成本仍較高,因此所面臨的行業替代品威脅較大;國內光伏發電行業競爭者數量多,國際龍頭企業紛紛布局中國市場,行業整體競爭程度激烈;上游部分光伏關鍵零配件仍然需要進口來解決,但是總體上,技術進步速度較快,光伏發電關鍵零部件廠商有一定的議價能力,但趨于減弱,而下游消費市場主要是電力局和分布式光伏用戶,光伏企業的議價能力較弱;同時,因行業存在資金、技術門檻較高,潛在進入者威脅較小。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光伏發電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招股說明書撰寫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 報告亮點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光伏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光伏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光伏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