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貨!2021年中國海水淡化行業龍頭企業對比:巴安水務VS上海電氣 誰更勝一籌?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海亮股份(002203)、雙良節能(600481)、巴安水務(300262)、津膜科技(300334)、江河海(839240)等
本文核心數據:海水淡化行業上市公司業務營收、毛利率、研發投入、產能等
1、巴安水務VS上海電氣:海水淡化業務布局歷程
巴安水務和上海電氣是中國海水淡化產業領先企業的代表,兩家企業均位于上海。從業務發展歷程來看,巴安水務起步相對較晚,但通過收購國際領先海水淡化企業快速擴張業務規模。
2、海水淡化業務概況及運營現狀
——海水淡化業務布局:巴安水務海水淡化技術全國排名第一
巴安水務和上海電氣的海水淡化技術在全國范圍內均處于領先地位,兩家企業均擁有海水淡化核心裝備的制造能力,巴安水務主要業務布局在反滲透海水淡化領域,具有中國排名第一的海水淡化技術;而上海電氣則反滲透海水淡化和多效蒸餾海水淡化均有所涉及,其中國產化多效蒸餾海水淡化市場占有率達60%。
2020年巴安水務海水淡化業務占總營業收入比重共達22%。上海電氣未單獨公布海水淡化業務占比情況,其海水淡化業務在工業裝備和集成服務中均有分布,二者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分別為28.05%和34.74%。
——海水淡化技術研發:巴安水務研發投入力度更大
從技術優勢來看,巴安水務擁有出色的海水淡化預處理(氣浮及過濾器)和后處理(石灰礦化技術)技術,承包了國內外多個項目;而上海電氣則擁有全球首創的余熱利用海水淡化技術。
2018-2020年巴安水務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重逐年上升,2020年為5.95%;上海電氣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重則呈波動狀態,2020年為3.58%。整體來看,巴安水務研發投入力度更大。
——海水淡化業務規模:巴安水務業務規模更大
根據GWI與IDA聯合出版的全球脫鹽年鑒,2009-2020年全球海水淡化與水再利用簽約項目規模排名前20的企業中,巴安水務和上海電氣分別位列第九和第十六,總簽約項目規模分別達到1-1.5和0.5-1百萬立方米/日。從海水淡化日產能來看,巴安水務每個海水淡化廠的日產能約為10萬噸/日,上海電氣目前海水淡化工程累計日產能約為80萬噸/日。整體來看,巴安水務業務規模更大。
從項目情況來看,上海電氣目前已在全球十多個國家成功實施反滲透海水淡化項目,完成多效蒸餾海水淡化項目9個,而巴安水務則已在全球范圍內完成500多個項目,業務規模更大。
3、海水淡化業務業績對比:巴安水務海水淡化業務業績較好
2018-2020年,巴安水務總營業收入呈持續下降趨勢,但海水淡化業務營業收入整體上升,2020年為1.09億元。上海電氣作為大型綜合性高端裝備制造國企,三大電氣集團之一,總營業收入遠超巴安水務,且穩定上升,2020年達到1372.85億元。
注:上海電氣未單獨公布海水淡化業務營業收入。
2018-2020年,巴安水務毛利率呈波動趨勢,2020年全部業務毛利率為26.14%,海水淡化業務毛利率為25.51%。上海電氣2018年以來毛利率逐年下降,2020年為16.55%。整體來看,巴安水務毛利率情況相對較好。
注:巴安水務未單獨公布2018及2019年海水淡化業務毛利率,上海電氣未單獨公布海水淡化業務毛利率。
4、前瞻觀點:巴安水務為我國海水淡化行業龍頭
基于上文分析結果,盡管上海電氣海水淡化業務起步較早,且具有大型國企的資金和規模優勢,但巴安水務后來居上,在海水淡化業務布局、技術研發、業務規模以及經營業績方面均勝過上海電氣,是我國海水淡化行業領軍企業。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海水淡化產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招股說明書撰寫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海水淡化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海水淡化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海水淡化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