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一文讀懂2022年廣州市發展現狀(民生篇) 人均義務教育學校數量最多且醫療資源高于一線城市均值
本文核心數據:廣州人口、廣州房價、廣州學校數量、廣州醫療機構數量
1、廣州民生發展總體概況
2021年,廣州實際管理人口超過1700萬,常住戶籍人口占比為54%。廣州老齡化程度在一線城市中相對較低,且低于全國均值。此外,廣州居民可支配收入高于一線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均值,房價水平位列全國第四。并且廣州的教育資源和醫療資源充足,人均義務教育學校數量和人均衛生機構床位數均高于一線城市均值。
分區域看,2021年白云和番禺人口排名前二,越秀區戶籍人口最多。在老齡化方面,深荔灣老齡化程度最高,黃埔區和番禺區老齡化程度較低。
在教育資源方面,增城人均義務教育學校最多,天河區人均義務教育學校最少。在醫療資源方面,越秀區醫療資源較為豐富,花都區醫療資源相對短缺。廣州各區域民生發展情況如下:
天河區、越秀區、海珠區、荔灣區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房價較高,屬于優享區。白云區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房價接近廣州各區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房價均價,介于優享區和舒適區之間。增城區、花都區和南沙區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房價均較低,位于普惠區。番禺介于舒適區和普惠區之間。
注:前瞻根據各區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房價均價兩大指標劃分了優享區、舒適區、普惠區和奮進區。
優享區:人均可支配收入≥71000元,房價均價≥40000元/m2;
舒適區:人均可支配收入≥71000元,房價均價≤40000元/m2;
普惠區:人均可支配收入≤71000元,房價均價≤40000元/m2;
奮進區:人均可支配收入≤71000元,房價均價≥40000元/m2。
2、廣州人口
(1)人口數及戶籍情況
——實際管理人口超過1800萬,50%為外來移民
廣州實際管理人口在2021年達到1881.1萬人,同比增長0.7%;2021年末戶籍人口1011.53萬人,全年戶籍出生人口11.80萬人,出生率11.82‰。整體來看,廣州管理人口規模龐大。
——2021年白云和番禺人口排名前二,越秀區戶籍人口最多
分區域看,白云區常住人口全市最高,為368.9萬人。番禺區人口排名第二,為281.8萬人。從化區人口最少,為72.7萬人。
但是,從戶籍人口占比來看,越秀區戶籍人口最多,區戶籍人口占比超100%,主要由于越秀區商業、教育方面基礎雄厚,產業相對發達,是廣州的“王牌”轄區之一。白云、番禺和海珠區戶籍人口也排名靠前,各區戶籍人口分別占各自區域人口的31.5%、40.0%和60.1%。
(2)老齡化情況
——廣州老齡化程度在一線城市中相對較低
從人口結構來看,廣州人口平均年齡在35歲左右,60歲以上人口僅占廣州總人口的18.3%,廣州老齡化程度雖高于一線城市均值,但仍處于相對較低水平。
——荔灣區老齡化程度最高,黃埔區和番禺區老齡化程度相對較低
分區域看,目前荔灣區老齡化程度最高,60歲及以上的比重高達29.31%。而黃埔區和番禺區60歲及以上人口占比相對較低,分別為12.46%和13.51%,這兩大區域老齡化程度相對較低。
3、廣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廣州居民可支配收入位于全國第一梯隊,但低于一線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
廣州居民可支配收入位于全國第一梯隊。2021年,廣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016元,比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3萬多元。不過,廣州居民可支配收入低于全國一線城市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值(74115元)。
(2)2021年天河區和越秀區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黃埔區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最快
分區域看,2021年天河區和越秀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8萬元,這兩個地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整個廣州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另外,黃埔區和荔灣區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亦較廣州均值高。其他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整個廣州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其中從化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低,僅為49339元。
黃埔區2021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最高,為12.7%,高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前二的天河區和越秀區。
4、廣州房價水平
(1)廣州房價全國第四,低于一線城市均值
廣州土地資源有限,但是每年人口流入眾多,因此廣州房價高企。據統計數據顯示,廣州房價位居全國第四,但低于一線城市均值。2022年4月,廣州房價均價為45858元/ m2。
注:上圖價格為商品住宅銷售均價。下同。
(2)天河房價最高,增城房價相對較低
2022年3月,天河區房價最高,超過7萬元m2;其次是越秀區,房價為6.74萬元/m2。增城區房價相對較低,為1.73萬元/m2。
5、廣州教育資源
(1)教育資源相對充足,人均義務教育學校居全國前列
廣州教育資源充足,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分布較多。但公辦學校仍較為搶手。2017-2021年,廣州義務教育學校數量逐年增長,但是人均義務教育學校呈現波動變化。初步核算,2021年廣州人均義務教育學校為0.76所/萬人,遠高于一線城市人均義務教育學校。
注:人均義務教育學校=義務教育學校/常住人口數量
因此,長期以來,廣州十分重視教育建設,持續投入經費用于教育事業。2017-2021年,廣州教育公共預算支出持續擴大,2021年廣州教育公共預算支出達到530.42億元,2017-2021年廣州教育公共預算支出年復合增速為12.55%,增速遠高于全國公共預算支出。但是,整體來看,廣州2020年的教育公共預算支出仍低于北京、上海、一線城市教育公共預算支出平均水平。
注:2021年因北京和深圳缺乏相關數據故無法計算一線城市教育公共預算支出同比增速均值。
注:北京與深圳暫未發布2021年數據,故以2020年數據以整體分析。
(2)增城區人均義務教育學校最高,天河區人均義務教育學校最少
分區域看,增城區、花都區、南沙區和黃埔區人均義務教育學校超過廣州人均義務教育學校,其中增城區人均義務教育學校最多,為1.12所/萬人。天河區人均義務教育學校最少,僅為0.57所/萬人。
注:因各區2021年學校數量披露進度不一,故以2020年數據進行分析。
6、醫療資源
(1)醫療資源較為豐富,地方政府加大投入
廣州的醫療資源較為豐富,2017-2021年廣州衛生機構床位數量逐年增長,但是人均衛生機構床位呈現波動變化,2021年廣州人均床位數量為56.62張/萬人,高于一線城市人均衛生機構床位均值。
此外,相比其它一線城市而言,廣州擁有的三甲綜合醫院數量最多,2021年為27家,上海和深圳三家綜合醫院的數量分別為20和16家。整體廣州的醫療水平相對較高。
注:北京暫未披露相關數據,故以其他三個一線城市分析。
廣州十分重視醫療資源的規劃,2022年3月31日,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廣州市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其中提到23項目標,以及多項利好推動措施。明確調整優化財政支出結構,保障衛生與健康投入力度,落實政府保障健康領域基本公共服務責任,政府新增投入重點用于支持公共衛生、基層醫療服務和基本醫療保障,并向公立醫院改革、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傾斜。
2017-2021年,廣州衛生健康公共預算支出整體呈上升趨勢,但年增速波動較大。2021年,廣州衛生健康公共預算支出為247.86億元,同比增長5.10%。
不過,盡管2018-2021年廣州衛生健康公共預算支出年均增速均超過全國衛生健康預算支出增速,但是2022年廣州衛生健康公共預算支出依舊低于上海、深圳以及一線城市衛生健康公共預算平均水平。
注:統計局2017-2018披露口徑為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公共預算支出,2019年開始披露口徑為衛生健康公共預算支出。
(2)越秀區醫療資源較為豐富,花都區醫療資源相對短缺
分區域看,越秀區醫療資源全市最豐富,2021年越秀區人均床位數量高達249.85張/萬人,遠高于廣州全市人均床位數量。荔灣區、天河區和白云區人均床位數量也均較廣州全市人均床位數量多,分別為63.88張/萬人、62.05張/萬人和61.09張/萬人。花都區人均床位數量相對較少,僅為26.27張/萬人。
注:番禺、海珠和南沙區未公布相關數據,因此未納入分析中。
目前,廣州除南沙區、黃埔區、增城區未有三甲綜合醫院外,其他8個轄區均有三甲綜合醫院。其中越秀區三甲綜合醫院數量最多,為9家;其次為天河區和海珠區,均分布有4家。花都區和從化區均僅擁有1家三甲綜合醫院。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廣州市數字經濟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政策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利用前瞻資訊長期對數字經濟行業跟蹤搜集的一手市場數據,全面而準確地為您從行業的整體高度來架構分析體系。報告主要深入解析了什么是數字經濟;全球數字經濟行業...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