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一文讀懂2023年中山市發展現狀(民生篇) 人均可支配收入位于全國優等水平
本文核心數據:中山人口、中山房價、中山學校數量、中山醫療機構數量
1、中山民生發展總體概況
中山實際管理人口接近450萬,55%為非戶籍人口。并且,中山年輕人眾多,老齡化程度比絕大多數新一線城市低。此外,中山居民可支配收入位于全國較優水平,高于新一線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山房價位于廣東省內第三梯隊水平,價格較溫和。中山教育資源尚可,但是,中山醫療資源較為短缺。
分區域看,2021年小欖鎮和火炬統籌區人口排名前二,合計占全市常住人口的27%。在老齡化方面,石岐街道及民眾鎮老齡化程度最高,橫欄鎮及五桂山街道老齡化程度較低。
在教育資源方面,除市直屬普通中學之外,火炬區、三鄉鎮、小欖鎮教育資源較為豐富,南區的教育資源分布最少。在醫療資源方面,西區醫療資源最為豐富,沙溪鎮醫療資源最為短缺。中山各區域民生發展情況如下:
東區、石岐區、小欖鎮、古鎮鎮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房價較高,屬于優享區。火炬統籌區、坦洲鎮、沙溪鎮、三鄉鎮人均可支配收入較低,但是房價較高,屬于奮進區。橫欄鎮、東鳳鎮、南頭鎮、黃圃鎮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房價均較低,位于普惠區。
注1:前瞻根據各區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房價均價兩大指標劃分了優享區、舒適區、普惠區和奮進區。
優享區:人均可支配收入≥45000元,房價均價≥10000元/m2;
舒適區:人均可支配收入≥45000元,房價均價≤10000元/m2;
普惠區:人均可支配收入≤45000元,房價均價≤10000元/m2;
奮進區:人均可支配收入≤45000元,房價均價≥10000元/m2。
2、中山人口
(1)人口數及戶籍情況
——實際管理人口接近450萬,55%為非戶籍人口
1990-2021年,中山市常住人口數不斷增長,2010-2020年常住人口年均增速達到3.54%,人口呈現持續增長。2021年末,中山市常住人口446.69萬人,戶籍人口198.74萬人,中山市非戶籍的流動人口比重約為55%。
——2021年小欖鎮常住人口排名第一,常住人口占全市18%
分區域看,小欖鎮常住人口全市最高,為79.05萬人?;鹁娼y籌區人口排名第二,為39.36萬人。以上兩個鎮常住人口在全市的比重高達27%。此外,坦洲鎮、石岐區等鎮街常住人口比重均占全市6%以上。
(2)老齡化情況
——中山年輕人眾多,老齡化程度比絕大多數新一線城市低
此外,中山年輕人眾多,60歲以上人口僅占中山總人口的8.87%,中山老齡化程度與全國多數新一線城市相比,僅高于東莞,但低于絕大多數新一線城市均值水平。
——石岐街道及民眾鎮老齡化程度最高,橫欄鎮及五桂山街道老齡化程度較低
分區域看,目前石岐街道、民眾鎮的老齡化程度最高,石岐街道60歲及以上的比重高達15.27%,而民眾鎮為13.9%。而橫欄鎮及五桂山街道60歲及以上人口占比僅為6.5%,這兩大區域老齡化程度較低。
注:以上為2020年度數據,在2021年7月,中山市撤銷民眾鎮,設立民眾街道,管轄范圍不變。
3、中山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中山居民可支配收入位于全國較優水平,高于新一線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
中山居民可支配收入位于全國較優水平。2021年,中山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901元,比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2萬多元。此外,中山作為二線城市,其居民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國新一線城市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值(53946元),其居民消費能力較強。
(2)2022年小欖鎮及石岐街道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最高,黃圃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最快
2022全年中山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93.42億元,同比增長4.1%。分區域看,2022年小欖鎮及石岐街道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過250億元,兩個地區合計占據中山市1/3的社零消費規模。相對而言,南區街道、坦洲鎮社零總額規模較低。
從增速水平來看,黃圃鎮2022年社零消費總額增速最高,達到54.8%,南區街道增速也高達21.90%,兩個區域社零增速均遠高于中山市全市4.1%的增速水平。
4、中山房價水平
(1)中山房價位于廣東省內第三梯隊水平,價格較溫和
中山地域較為遼闊,每年流入人口數量適中,整體房價較為溫和。據統計數據顯示,中山房價位居全省第七位。2023年1月,中山房價均價為12661元/ m2,位于省內第三梯隊水平,處在深圳、廣州、東莞、珠海、佛山等城市之后。
注:上圖價格為商品住宅銷售均價。
(2)南朗街道房價最高,TOP10鎮街均在1萬元/m2以上
目前,南朗街道房價最高,為17490元m2;其次是東區,房價為16514元/m2。TOP10鎮街均價在10000元/m2以上。
注:上圖價格為商品住宅銷售均價。
5、中山教育資源
(1)人均教育資源持續下降,但仍高于多數新一線城市
中山總體學校數量偏少,但結合常住人口來看,教育資源豐富度較足。近年來,由于外來人口持續流入,在土地資源又較為有限的情況下,人均教育資源指標有所下降。
2010-2021年,中山義務教育學校數量波動增長,但是人均義務教育學校呈現持續下降,2021年中山人均義務教育學校為0.74所/萬人,但仍高于多數新一線城市人均義務教育學校。
注:人均義務教育學校=義務教育學校/常住人口數量
因此,長期以來,中山十分重視教育建設,持續投入經費用于教育事業。2018-2021年,中山教育公共預算支出持續擴大,2021年中山教育公共預算支出達到107.05億元,同比增長28.70%,增速遠高于全國教育公共預算支出增速。但是,整體來看,中山2020年的教育公共預算支出仍低于新一線城市教育公共預算支出水平。
(2)市直屬教育資源分配最豐富,南區的教育資源分布最少
分區域看,除市直屬普通中學之外,火炬區、三鄉鎮、小欖鎮招生人數規模占比均在6%以上,其教師資源分布也均在6%以上。相對而言,南朗鎮、南頭鎮、五桂山、阜沙鎮、大涌鎮、神灣鎮、南區街道招生比重均在1.5%以下,教育資源相對匱乏。此外,三角鎮招生占比為5.64%,而教師資源占比僅為3.09%,表明師資分配相對不足。
注:A區招生人數占比=該區招生人數/全市總招生人數;專任教師占比同理。
6、醫療資源
(1)地方政府持續投入,但醫療資源仍較為緊缺
醫療資源也是中山的另一大短板。盡管2016-2021年中山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量逐年增長,但是每千人口床位數呈現波動下降變化,2018年中山每千人口床位數4.77張,2021年下降至3.7張,醫療資源不足的情況有所加劇。與新一線城市醫療資源相比,中山每千人口床位數約為新一線城市床位數均值的50%,遠低于多數新一線城市醫療醫療配置水平。
此外,相比其它新一線城市而言,中山擁有的醫院數量極少,僅為69家,而新一線城市中重慶擁有的醫院數量達到858家。
2018-2021年,中山醫療衛生公共預算支出持續擴大,但2020年之前年增速水平低于全國支出水平。2021年,中山醫療衛生公共預算支出為39.38億元,同比增長43.10%。
(2)西區醫療資源最為豐富,沙溪鎮醫療資源最為短缺
分區域看,西區街道醫療資源全市最豐富,2021年福田區人均床位數量高達157.33張/萬人,遠高于中山全市人均床位數量。板芙鎮、石岐區、翠亨統籌區人均床位數量在中山市排名靠前,分別122.68張/萬人、93.44張/萬人和85.93張/萬人。沙溪鎮人均床位數量最少,僅為7.91張/萬人。
目前,中山全市的醫院共有69家,主要分布在落在了石岐區、西區、小欖鎮、東區、火炬統籌區,其中石岐區擁有13家醫院,占全市醫院總數的18.8%。TOP5鎮街合計擁有醫院數量37家,占全市醫院數量的53.6%。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廣東省數字經濟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院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利用前瞻資訊長期對數字經濟行業跟蹤搜集的一手市場數據,全面而準確地為您從行業的整體高度來架構分析體系。報告主要深入解析了什么是數字經濟;全球數字經濟行業...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