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深度】洞察2023:中國再生醫學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區域競爭力、企業競爭力等)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正海生物(300653);冠昊生物(300238);邁普醫學(301033);佰仁醫療(688198)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再生醫學產品線布局;中國再生醫學企業研發投入;中國再生醫學行業區域格局
再生醫學行業代表性企業入場進程
從再生醫學行業的代表性企業布局和已有公開信息分析,注冊資本較高的是冠昊生物,超過2.6億元,成立時間較早的也是冠昊生物。企業稱號方面,再生醫學行業屬于技術型行業,企業若想在行業中獲取一定的市場優勢,技術能力需處于行業前列,因此再生醫學行業上市企業主要獲得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技術中心等稱號。
再生醫學企業產品線供給布局
從產品分類來看,再生醫學可以分為再生材料、干細胞修復、再生器官三大板塊。再生材料,可用于骨修復、口腔修復、醫美等;干細胞修復,基于干細胞技術,修復原本不可再生的組織和器官;再生器官,基于干細胞、生物3D打印等技術,開發人造的組織器官,包括人工血管、人工腎臟、人工胰腺等。目前,我國再生醫學企業多聚焦于再生材料和干細胞修復領域,而再生器官被視為人造器官的“金字塔尖”,布局再生器官的企業較少。
再生醫學行業企業競爭格局
目前,我國再生醫學行業中主要的幾家上市企業均通過研發、生產和銷售再生用醫療器械產品實現收入,且多為植入性醫療器械,但在產品適用的病癥上有所區別。如正海生物的活性生物骨產品用于骨科類疾病,佰仁醫療的人工生物心臟瓣膜產品用于心臟類疾病。從各企業產品的產銷情況來看,2022年,受宏觀經濟和醫療行業采集等影響,正海生物、邁普醫學、佰仁醫療的產品產銷率均低于100%,產生一定存貨;冠昊生物產銷率達210.02%,實際上銷量較上年是下滑的,主要系上年存在較大庫存量,公司2022年減少產品生產。
從我國再生醫學上市企業的研發投入來看,2022年,邁普醫學、正海生物等A股上市企業研發投入均在3000萬元以上,冠昊生物、奧精醫療和佰仁醫療的研發投入更是超過5000萬元,研發投入占公司營業收入的15%以上;瑞濟生物和吉林中科企業規模體量較小,為新三板掛牌企業,研發投入在200-500萬元內,研發投入占比超過10%。目前,我國再生醫學行業處于發展初期,隨著再生醫學企業研發投入的加大、創新能力的提升,以及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支持,資本的加碼,再生醫學行業得以快速發展。
再生醫學行業區域競爭格局
從我國再生醫學企業分布來看,廣東地區再生醫學注冊企業最多,超過3000家;其次為北京地區,約有1300家。江蘇、上海和浙江等地也是再生醫學注冊企業也相對較多。
從上市企業區域分布來看,北京、上海、廣東、山東等地再生醫學行業上市企業分布較密集。其中,北京地區有百普賽斯、義翹神州等上游原材料供應商,也有佰仁醫療、奧精醫療等再生醫學行業龍頭企業;廣東地區有干細胞采集儲存企業賽萊拉,以及再生用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冠昊生物、邁普醫學等。
再生醫學行業競爭狀態總結
從五力模型來看,我國再生醫學企業積極向產業鏈上游布局,如干細胞修復企業布局干細胞采集和儲存業務,削弱上游供應商議價能力;下游為醫療機構和醫美機構,終端消費者為患者或醫美產品消費者,再生醫學產品技術性強,產品還未實現普遍的產業化、商業化應用,消費者議價能力較低;目前,我國再生醫學行業參與者多為新成立企業,多處于融資的早期階段,雖企業數量較多,但各企業細分產品的賽道有差異,且行業仍處于初期發展階段,整體競爭強度較小;再生醫學作為前沿科學領域之一,其面對的是一個待開發的增量市場,這將吸引更多參與者布局該領域;再生醫學能帶來傳統治療手段難以替代的治療效果,是醫療行業重要的發展方向之一,被替代的威脅較小。
根據以上分析對各方面的競爭情況進行量化,5代表最大,1代表最小,我國再生醫學行業的整體競爭情況如下圖所示: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生物醫藥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生物醫藥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生物醫藥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生物醫藥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