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分子診斷產業鏈分析 國產替代前景廣闊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華大智造(688114.SH);之江生物(688317.SH);艾德生物(300685.SZ);圣湘生物(688289.SH)等
本文核心數據:分子診斷產業鏈分析、國產化分析
1、產業鏈剖析:中游市場仍有較大空間
分子診斷行業上游為生物化學原料以及一些精制化學品等,其中主要的診斷酶、引物和探針等市場上國外品牌占據主要地位,代表有羅氏、Meridian life science、Solulink等,國內幾乎為空白。
分子診斷行業中游為分子診斷儀器和試劑的生產,分子診斷儀器分為高端和中端,高端產品主要為基因測序儀,市場基本由國外壟斷,國內僅有華大智造有產品量產,中端儀器有核酸提取儀、PCR擴增儀等,其市場則已基本實現國產替代;大部分試劑盒也都已實現國產化。
行業下游主要是醫療機構,如醫院、第三方醫學檢驗服務機構、科研機構、實驗室等都涉及分子診斷,以低端為主,高端類分子診斷較少,國內有較大發展空間。
2、上游:原料酶產業國產化加速
原料酶是分子診斷試劑原材料最核心的組分,決定了分子診斷結果的準確性,長期被國外企業壟斷。原料酶主要應用于探針法、基因測序、等溫擴增、分子雜交中,根據不同功能可以分為聚合酶、逆轉錄酶、測序酶等,在PCR、二代測序等多種分子診斷技術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新冠疫情帶來的巨大檢測需求拉動上游分子診斷試劑原料酶銷量暴增。中國分子診斷原料酶市場規模從2016年的14億元增長至2020的32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23.0%,初步統計2022年,中國分子檢測原料酶市場規模將達到34億元。
中國分子診斷原料酶市場保持高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有:1)新冠疫情后分子診斷滲透率提升,檢測機構和居民檢測需求持續增加;2)中國分子診斷市場和科研用分子診斷試劑市場發展迅速,持續帶動分子診斷酶原料行業發展;3)國家政策鼓勵與重視分子診斷試劑關鍵原料自主可控,原料酶產業國產化加速。
3、中游:國產替代前景廣闊
目體外診斷整體國產占比約為40%,但各子行業發展階段不同,國產化差異明顯,其中分子診斷市場在體外診斷行業中國產化率偏低,但國產化速度最快,國產替代前景廣闊。
從細分產品市場來看,當前高端分子診斷儀市場基本由國外壟斷,中端儀器則已基本實現國產替代;大部分試劑盒也都已實現國產化,具體如下: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分子診斷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分子診斷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分子診斷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分子診斷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