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2024年中國及31省市商業智能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推動商業智能賦能行業數字化發展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思創醫惠(300078.SZ);東方國信(300166.SZ);用友網絡(600588.SH);浩豐科技(300419.SZ)等
本文核心數據:商業智能行業政策;商業智能行業地方政策
1、政策歷程圖
從我國商業智能領域的政策演變歷程來看,我國商業智能政策演變歷程主要可以劃分為“十二五”的應用探索階段、“十三五”的技術革新階段以及“十四五”的全面賦能階段,當前,在國家政策的促進下,依托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新興技術,我國商業智能正從產品架構的建設向著對下游行業的深度賦能延伸。
2、國家層面政策匯總及解讀
——國家層面商業智能行業政策匯總
2011年以來,我國對商業智能軟件行業的重視逐漸加強,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政府鼓勵企業采購商業智能軟件,提供財政扶持;要求企業建立行業標準,加強信息安全保護和隱私保護;鼓勵企業加大技術研發投入,推動技術創新;積極推動商業智能軟件產業園建設,促進資源共享和創新合作。通過政策支持和監管機制的不斷完善,在國產替代的背景下,商業智能將作為數字中國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現對千行百業數字化發展的全面賦能。
——國家層面商業智能行業發展目標解讀
2021年11月15日,中國工信部發布《“十四五”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主營業務收入達百億級企業過百家,千億級企業超過15家;建設2-3個有國際影響力的開源社區,培育超過10個優質開源項目。規模以上企業軟件業務收入突破14萬億元,年均增長12%以上。以上規劃為商業智能(BI)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十四五”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規劃》對商業智能(BI)行業的發展提出規劃,強調了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發展目標,為商業智能行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機遇。同時,政府將會加強對商業智能行業的支持和引導,為行業的鞏固發展提供了政策、技術、市場等多方面的支持,也使商業智能企業在科技創新、國際化發展等方面面臨更高要求和更大挑戰。
3、各省市層面的政策匯總及解讀
——31省市商業智能行業政策匯總
中國31個省市在近年來的發展中,均加大了對軟件行業、商業智能行業的政策支持力度。例如,上海市提出對符合條件的軟件重大項目加大專項支持力度,廣東省提出推動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興平臺軟件創新應用。此外,浙江省提出到2025年軟件和信息服務業規上企業營業收入13000億元等等。各省市政策的實施不同,但共同點是積極推廣創新應用和發展人才,加快信息技術與產業的深度融合,為軟件行業、商業智能行業的健康發展提供多種政策支持。
——31省市商業智能行業發展目標解讀
在實際運用中,商業智能產品是指使用數據分析、數據挖掘、數據可視化等技術將企業、機構、個人的數據轉化為可視化的信息和知識,以幫助用戶更好地進行業務決策和管理的軟件產品。它涵蓋了數據分析、報表統計、數據挖掘、預測建模、數據可視化和數據倉庫等多個領域,是企業信息化建設、數據驅動決策和智能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因此,商業智能產品屬于軟件范疇中的一種。
“十四五”期間,我國主要省份也提出了軟件行業的發展目標。其中,重慶、浙江、江蘇等地均提出了至2025年末的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營收規模目標。此外,廣東、福建雖未公布營收規模目標,但也提出了軟件行業相關的建設目標或規劃: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商業智能(BI)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商業智能(BI)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商業智能(BI)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商業...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